淺談影響微型自釀啤酒中酯類物質形成的因素
酯類物質是保持啤酒正常口味的重要物質,盡管它們濃度很低,但對啤酒口味的影響很大,它們賦予啤酒特有的酯香或酒香味,使酒體豐滿協調,但如果濃度過大,會使啤酒出現不愉快的異香。而在小麥啤酒中,酯香味則是要求小麥啤酒必須賦有的,為了提高小麥啤酒中的酯類物質,本文就啤酒中酯類物質的來源及其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論述。
1. 酯類物質的形成途徑
酯類物質的形成主要與酵母生長和脂肪酸代謝有關,它們首先是酵母在細胞內形成酸基輔酶A,然后在酯酶的催化下與醇反應而成:
R1CO-SCoA+R2OH→R1COOR2+CoA-SH
此反應發生的關鍵是要有酰基輔酶A的存在,在啤酒中,酰基輔酶A的來源主要有:
l.l 在ATP存在下,使脂肪酸活化
RCOOH+ATP+COASH→ RCO~SCoA + AMP +PPi;
這一反應不太重要,因麥汁和發酵液中脂肪酸濃度很低,因此能被活化的脂肪酸亦很微少。
1.2 α酮酸的氧化作用
RCOCOOH + NAD + CoA-SH→ SCO-SCoA+NADH2+CO2 ↑
以這種方式形成酰基輔酶A的機會較多,因為丙酮酸是糖代謝必經的中間產物,丙酮酸在NAD(氧化型)存在下被氧化成CH3CO-SCoA
1.3 通過高級脂肪酸合成的中間產物使酮酸活化
RCO- SCoA+HOOC-CH2CO- SCoA+2NADH2 →RCH2CH2CO-SCoA+CoA-SH+CO2 ↑十H2O+2NAD
由此可見,CoA-SH是酯類物質生成的關鍵性物質,它存在于酵母體內,而長鏈脂肪酸等來自麥汁,可被酵母利用,所以說酯類物質的生成也是在細胞內進行。或者說脂肪酸先滲人到細胞體內形成酯后,一部分酯透過細胞膜進入基質,一部分仍在體內,以達到相對平衡。
2. 影響酯類形成的因素
2.l 酵母菌種
酵母菌種是決定酯類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酵母菌種產酯的能力是有差別的,一般上面酵母較下面酵母產生的酯多;酵母的強壯程度也影響產酯量的高低,強壯酵母代謝能力強,可以合成更多的酰基輔酶A,因而形成的酯也多。
2.2 菌種接種量
酵母菌種接種量低時,酯的形成量大;而當接種量大時,酯的形成量反而減小。這可能是因為接種量低,酵母增殖多,新酵母多,活性強,因此強壯,代謝力強,所以產酯量多。
2.3 麥汁組成
2.3.l 麥汁濃度
麥汁濃度越高,酯的形成量愈多,一般說12度BX以下的麥汁發酵,不存在產酯多的問題,而當麥汁濃度超過一定限度(如大于15度BX)麥汁中的溶解氧和接種量也按比例增加,由于代謝產物特別是乙醇含量增加,酵母增殖也明顯受到抑制,不是按濃度增長的比例增長,從而脂肪酸的含量減少,酯的形成增加,如在麥汁濃度為6度BX增加到13度BX乙酸乙酯的含量則由4.8mg/L增加到19mg/L。
2.3.2 麥汁組分
麥汁的營養成分決定著酵母的生長情況,因此,也就影響了酵母的代謝過程,當然也就影響了酯類的形成。
小麥麥芽中因蛋白質的含量高,其在糖化時會產生大量的氨基酸,酵母的生長會更加旺盛,酯類的形成量也會相應的增大。
糖化溫度對酯類物質的形成也有重要影響,因它影響麥汁中蛋白質的分解。研究表明,如提高糖化溫度,氨基酸的形成量相應減少,酵母的生長會受到抑制,酯類的形成量也會相應減少。
2.4 麥汁溶解氧
麥汁中的溶解氧對酵母生長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若溶解量少于正常溶解氧(6-8mg/L),增殖的酵母數就會減少,形成的酯類物質就增多。若加大溶解氧含量,會促使酵母細胞增殖與生長,酵母需合成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會消耗較多的乙酰基輔酶A,酯類的合成量也隨之減少。
2. 5 發酵
2.5.1 發酵溫度
高溫發酵有利于酯的形成。上面發酵的溫度高于下面發酵溫度,其接種量雖低于下面發酵,但酯含量卻高于下面發酵;同時不同的酯類物質受酵母菌種和發酵溫度的影響也不相同,如下面酵母發酵溫度由 11℃提高到 25℃,乙酸乙酯的濃度由 12.5mg/L增加到21.5mg/L,乙酸異戊酯的含量從0.53mg/L增至1.1mg/L。
2.5.2 發酵方式
如主發酵采取加壓發酵,則酒液中飽和的CO2增加,將抑制活性酵母細胞的增長,有利于酯類物質的形成。
2.6 貯酒期間酯類的變化
酯類的形成主要是在主發酵期,在貯酒期間,由于醇和酸的酯化反應,酯的含量會有所增加,但此反應極緩慢。因此微型自釀啤酒在短時間的貯酒過程中,酯類物質的變化是很小的。
- 下一篇:中國葡萄釀酒技術規范
- 上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