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屬】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嫩苗。
【別名】竹肉、竹胎、玉蘭片、竹萌。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甘,無毒;入胃、大腸經。
【功效主治】開胃健脾,寬胸利眼,通腸排便,開膈豁痰,消油膩,解酒毒。主治食欲不振,胃口不開,脘痞胸悶,大便秘結,痰涎壅滯,形體肥胖,酒醉惡心等病癥。
【營養成分】每100克鮮筍中,含蛋白質4.l克,糖5.7克,鈣61毫克,磷129毫克,鐵5.2毫克,還含有維生素B1與B2等,是一種高蛋白、低淀粉、低脂肪的食品。
【食療作用】
1.開胃健脾 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稱作亞斯普拉金,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癥。
2.寬胸利服,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于排出,用于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3.開膈消痰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癥,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增強機體免疫力 一般都將竹筍視為“刮油去脂”之品,殊不知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保健食譜】
1.蜜拌春筍 小春筍5O0克,蜂蜜適量。將小春筍去皮蔸,制如參形,入沸水中氽過,微加蜜水拌之,裝入盤中即可。此菜形似人參,味為春筍,甜嫩爽口。具有開胃健脾,利氣除脹,排積通便的功效。適宜于脘痞納呆,腹脹便秘者食之。油膩食積內停,飽脹者尤宜。
2.清炒冬筍 小冬筍500克。將冬筍去皮蔸,洗凈切薄片,鍋置旺火上,下麻油,燒熱后下冬筍片炒,適量加入醬油、酒、鹽等調味品。筍燒熟后起鍋裝盤。此菜具有刮油消膩,解酒利膈,清熱化痰的作用。年老體胖、高血脂、高血糖者宜常食,痰多、醉酒者食之有益。
3.多味腌筍 鮮筍2000克。將筍去殼及老蔸,洗凈,切寸段,與花椒末、精鹽、香料拌勻后,入籠中,旺火蒸熟,取出,曬干,淋上香油裝壇封口。隨食隨取。此菜具有開膈消痰,增進食欲,疏通腸道的作用,痰多者宜食之。
4.筍衣蒸雞絲 鮮筍衣300克,雞皮200克,蒜絲30克。將鮮筍衣洗凈,與雞皮、蒜等均切細絲;鍋燒熱,下熟豬油,待油燒至五分熱時,下筍衣絲、雞皮絲、蒜絲煸炒片刻,加料酒、精鹽、醬油拌勻后裝入粉盒中,上籠蒸熟,即可食用。此菜補虛開胃,通便利腸,適宜于體弱多病,消化不良,納食不香,大便不利諸病癥。
【注意事項】竹筍富含粗纖維,小兒不宜多食,恐其咀嚼不細,難以消化。
【文獻選錄]
《呂氏春秋》:“和之美者,越籍之菌。”高誘注曰:“菌,竹筍也。”
《吳錄》:“鄱陽有筍竹,冬月生。”
《食物本草》:“治小兒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
《本草拾遺》:“毛筍,即茅竹筍,筍之大者。《筍譜》:毛筍為諸筍之王,其籜有毛,故名。俗呼為貓筍者,非也。大者重幾二十余斤,猶未出土。肉白如霜,墮地即碎,以指掐
之,其軟嫩如腐,嗅之作蘭香。毛筍大者,清明后方有,其出于臘月及正月者,形短小,籜亦有毛,土人名貓兒頭,食之多嘈心,然消痰之力,較勝他筍。”
《隨息居飲食譜》:‘“舒郁,降濁升清,開膈。”
【文化欣賞]
唐·李商隱。《初食筍呈座中》:“嫩籜香苞初出林,于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心?”
宋·曾幾。《食筍》。“花事闌珊竹事初,一番風味殿春蔬。龍蛇戢戢風雷后,虎豹斑斑霧雨余。但使此君常有子,不憂每食嘆無魚。丁寧下番須留取,障日遮風卻要渠。”
宋·陸游。《苦筍》:“藜藿盤中忽眼明,駢頭脫凝白玉嬰,極知耿介種性別,苦節乃與生俱生。我見魏征殊媚嫵,約束兒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
清·金人瑞。《糟筍》:“圣嘆清貧娛籜龍,自無熊掌及駝峰。卻教三寸凌云節,學得沉冥伴酒鐘。”
清·趙竹溪。《筍詩》:“筍蕈初萌拘采纖,燃松自煮供親嚴,人間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
民間諺語:“雨前椿芽雨后的筍。”
歷史典故:據《新唐書·魏征傳》載,“帝(太宗)大笑日:人言征舉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也。” 魏征在唐代是以直言苦諫著名的,故后人以魏征比喻苦筍,說它雖“苦口”,而有利于身心。黃庭堅曾作《苦筍賦》,曰:“苦而有味,如忠諫可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