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并不是一個新名詞,唐人即已吟詠"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流傳至今仍是膾炙人口。《爾雅·釋地》中說:"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為什么稱為比目魚呢?舊時(shí)的注釋說:"比目狀似牛脾,鱗細(xì),紫黑色,一眼,兩片相合乃得行,故稱比目魚。"這注釋將比目魚的形狀倒描摹得不錯,但是說它只有一只眼睛,而且要"兩片相合乃得行"那就錯了。比目魚確是一邊有眼睛一邊沒有眼睛的奇魚,但那有眼睛的一邊,卻是兩只眼貼近生在一起,并非只有一只。而且比目魚的性格根本就不喜游動,它在水中游動時(shí)也是平游的,不像其他魚類那樣是豎著游的,因此它并不需要"兩片相合乃得行"。這種情形,人們只要從魚市上找一條大菱鲆看一下就可以明白了。
比目魚是一個大家族,既包括鲆科,又有鰈科、鰨科、舌鰨科等遠(yuǎn)房親戚。各地的叫法也不同,江浙一帶叫比目魚,北方叫偏口魚,廣東稱為左口魚或大地魚,也有人叫鞋底魚,一般統(tǒng)稱比目魚。古時(shí)候,有人把鲆和鰈誤認(rèn)為一雌一雄,因?yàn)樗鼈兂呻p緊貼排列游泳,有眼的一邊向外,似夫妻并肩前進(jìn),故有"鳳凰雙棲魚比目"的佳話。清人李漁在描寫書生譚楚玉和女藝人劉藐姑相愛的故事時(shí),就干脆把劇本定名為《比目魚》。其實(shí),兩條同類的比目魚是永遠(yuǎn)合不攏的。
可是,剛孵出來的小比目魚卻不是這副模樣,它的兩眼長在頭的兩邊。比目魚的眼睛又是怎么搬家的呢?魚類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小比目魚長到3厘米長的時(shí)候,眼睛就開始搬家了,一側(cè)的眼睛向頭的上方移動,漸漸地通過頭的上緣,移向另一側(cè),直到接近另一只眼睛時(shí)才停止移動。與此同時(shí),比目魚逐漸下沉到海底,以后便側(cè)臥于海底,它那有眼睛的一側(cè)總是向上的。不過,不同類的比目魚眼睛的位置不同,鲆和舌鰨的兩眼長在左側(cè),鰈和鰨的兩眼卻長在右側(cè)。在我國廣西大羅有一種名叫半邊魚的奇魚,它們身體的一邊凸起有鱗,另一邊扁平無鱗且光滑。平時(shí)雄魚和雌魚總是卿卿我我、耳鬢廝磨地斯守在一起,每當(dāng)遇上急流險(xiǎn)灘時(shí),它們就以扁平的一面緊貼在一塊,形成一個整體,齊心奮力溯流而上。如果其中一條魚游不動了,另一條魚也絕不會棄它而去。因此,在當(dāng)?shù)厝酥辛鱾饔?quot;愛情要像半邊魚"的贊美詩句。相形之下,比目魚就要遜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