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夢,夜夜有夢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對夢的解釋,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潛意識活動,它能使人在現實中未滿足的愿望得到滿足。而巴甫洛夫則認為,夢大多是人們以往做過或想過的事在大腦中留下痕跡的復出。現代生理學研究發現做夢一般都在快波睡眠時間,因為此時大腦皮層的血流量增加,耗氧量也增加,同時呼吸、心跳及血壓也會出現波動,表明大腦皮層某些區域并未完全抑制,而是處于相對興奮狀態,而夢則是這種興奮狀態在人體本身的反映。人體的這種興奮狀態我們可以用腦電圖測得,從而推斷出可做夢的時間。
根據腦電圖觀察得知,睡眠并非一熟睡就持續幾個鐘頭沒有變化,而是深一陣,淺一陣,深淺交替出現。也就是說,睡眠對大腦皮質各部分不是都處于同等的抑制狀態。在淺睡的場合下,皮質某些細胞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抑制,并接受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而興奮起來,這就是夢的生理學基礎。人在睡眠中當腦電圖轉成快波,出現快速眼球運動及輕度的肌肉運動時應即將其喚醒,大多情況下都述有夢境。所以目前可根據腦電圖表現及快速眼球運動的現象推測夢的發生。上海市精神衛生研究所神經生理室統計,健康正常人做夢可占睡眠時間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