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機向著小型化的發展,及農機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農機維修市場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也出現了泥沙俱下的現象,維修過程中頻繁出現質量糾紛和質量事故,侵害了農民的權益。為了避免和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除了有關部門對農機維修市場加強管理外,農民在對農機進行維修時也要做到理性和理智,切實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維權意識。
第一,認真選擇維修點。在選擇修理點時,要先看一看他們有沒有農機維修資格,他們是否有農業機械管理部門頒發的“技術合格證”和維修人員“技術等級證”,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如果沒有“技術合格證”、“技術等級證”,說明這個維修點不具備修理農機的能力,維修質量將無法得到保障。
第二,掌握維修點類別。按照有關規定,農機維修點分為三類,每一類都應當具備維修業務相適應的儀器、設備及具有農業機械維修技能的技術人員。為此,在維修農機時要弄清修理點是否具備你所要維修農機具的條件。
第三,注意配件的質量。在對農機具進行維修過程中,要注意所使用配件的質量。現在的維修方式大多數都以換件修理為主,因此,修理質量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配件的質量。
第四,索要維修的憑證。農機修理完畢后,要向修理點索要維修憑證和所更換零件的發票,假若在維修保證期內出現質量問題,應當以維修憑證和所更換零件的發票要求重新修理或更換。要是出現質量糾紛,就要到當地農機或技術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當因為修理問題出現重大質量事故而投訴得不到解決時,可向當地法院起訴,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