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時,經常聽到農民反映,每年的化肥并沒有少施,而且都是一些名牌產品,可總比別人的肥效低,不知如何才能提高施肥的效果。分析一下,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找找原因。
不看土壤厚薄施肥 有的農民不看土壤厚薄和性質施肥,結果影響了肥效;什荒苊つ渴褂,要因土施用。如氮肥施在肥田里的經濟效益不高,甚至還有副作用,如果將它施在中低產田里,其增產效果要比施在肥田里高2-3倍,磷肥施在缺磷的土壤中則比施在不缺磷的土壤中產量要提高3倍左右。因此,必須做到因地制宜,因土施肥。另外,土壤質地有差別,沙性土應多施有機肥如土雜肥、秸稈還田等以逐步改善土壤結構;粘性土一般通透性差,肥效較慢。故施用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后施用,追施化肥應提早,并宜“多吃少養”。后期忌用過量氮肥等;壤土質地較好,適宜各類作物生長,一般可按產量要求和作物長勢,適時適量施肥。施肥時應做到長效肥與短效肥相結合,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以培肥土壤,用養結合。
不看天氣施肥 有的農民不看天氣情況施用,這會降低肥效。低溫季節,施肥時間應適當提前,有機肥作基肥施時應充分漚制腐熟;高溫天氣肥應深施,以防止肥分散失和燒苗。土壤太濕,化肥要淺施,土壤較干則應深施。天旱時土壤水分含量少,化肥施入后作物難以吸收和利用,應結合灌水或趁小雨施肥;大雨或暴雨前不要施肥,防止肥料流失和滲漏損失。
不管作物種類施肥 有些農民不看作物品種定施肥,其實科學的施肥方法是塊根、塊莖類作物應以施磷鉀肥為主,配施氮肥;葉菜類作物宜多施氮肥,適當搭配施用磷肥;水稻、玉米、小麥等禾本科作物對氮的需求較多,應以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甘蔗、麻類、薯類作物需要氮肥的同時,更需要鉀肥,應增施鉀肥;豆類作物有根瘤菌,具有固定空氣中氮素的能力,對氮的需求量較少,故以施磷肥為主。
不論茬口差異施肥 有些農民不論是什么茬口,有啥肥就施啥肥或只施用單一的化學肥料?茖W的施肥方法是:對冷茬,如甘薯、水稻、白菜、蘿卜茬,它們的后茬作物需度過冬春低溫季節,宜多施羊、驢糞等熱性肥料;對熱茬,如前茬是小麥、馬鈴薯等茬口,有充分的休閑、曬垡時間,宜多施含水分較多的豬、牛糞等冷性肥料;對軟茬,如花生、大豆茬,土壤松軟,遺留氮肥較多,宜多施磷、鉀肥;對硬茬,如玉米、高梁、棉花茬,土壤硬實,應多施有機肥。
不看作物長勢施肥 作物的各個生長階段有不同的生理特點,對肥料的吸收量和吸收時間不同,在根、莖、葉的發育階段,一般需要較多的氮肥。例如早稻生長季節短,吸氮高峰出現在移栽后的返青至分蘗階段(15-20天內),因此要重施蘗肥、穩施穗肥和粒肥。麻類作物前期生長速度快,植株的生長與纖維細胞的形成幾乎同步進行,因此前期除了滿足氮肥的需求外,必須同時施用鉀肥,以滿足對養分的需求。
不因肥料性質施肥 有的農民搞不清楚什么樣的肥料應施于什么樣的田地和作物?茖W的施肥方法是:化學性質較穩定的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銨,過磷酸鈣等肥料,應做基肥或種肥,或提前施于根系集中層;化學性質不穩定且易揮發的肥料,如氨水、磷銨、硫銨、硝酸銨等肥料,應深施封嚴土,以減少養分損失;個別作物或田地需特殊肥料,如水田不宜施用硝態氮,甘薯、馬鈴薯、煙草等作物則忌氯,不宜施用氯化銨、氯化鉀等含氯元素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