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鈴病是指侵染棉鈴造成危害的多種病害的通稱,一般又叫爛鈴。其中最重要的病害是棉花疫病,其次還有其他10余種由各種病原危害的鈴病。江淮流域棉區雨水多,濕度大,容易發生爛鈴。尤其是秋雨連綿,田間濕度增高,爛鈴現象更為嚴重,受害輕的可造成棉鈴脫落或僵瓣,形成爛鈴,受害嚴重的,可嚴重影響棉花的產量和品質。
一、發生特點。棉田濕度大,特別是8-9月份連綿陰雨,田間經常積水,這是鈴病發生的重要因子;種植密度大,田間蔭蔽,通風透光差則爛鈴率高;追施氮肥過多,有利病害發生,而氮、磷、鉀合理配合施用鈴病有減輕趨勢。此外,蟲害造成的棉鈴傷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凡是治蟲不好,蟲害嚴重的則爛鈴也多。
二、防治技術。根據棉花爛鈴發生原因和條件,應采取以下栽培管理為基礎,防病治蟲相結合的綜合防治策略。
1、選擇抗病品種。選擇抗蟲棉品種,減輕鈴期害蟲危害,可降低病菌侵染危害的機率,當前適宜選用的品種有保鈴棉32B、科棉1號等。
2、加強棉田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及時整枝打杈,去除老葉,以利于通風透光,改善棉田小氣候,減少爛鈴。做好開溝排水,降低棉田濕度。尤其在棉鈴吐絮期間,遇多雨時期,及時清溝排水,做到雨過田干,棉田不留積水,降低田間濕度,可減輕爛鈴的發生。科學施肥,施足基肥,適施苗肥、蕾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前期宜多施氮肥,后期多施磷肥,補施鉀肥,使棉株既不猛長,又不脫肥早衰,促進棉株穩健生長,達到增產防病的目的。
3、藥劑防治。選擇一般開花期30天后的棉田,在爛鈴零星出現時進行施藥防治,噴藥的部位要集中在棉株的中、下部,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目前,防治爛鈴的殺菌劑有0.5%等量式波爾多液或14%膠胺銅或15%銅胺殺菌劑,或40%多菌靈膠懸劑,或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等殺菌劑都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4、及時摘除病鈴。棉田爛鈴出現時要及時采摘,剝開晾干是目前生產上挽回損失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時,也是減少菌源,清潔田間,減少爛鈴損失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