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主要危害枝梢,也可侵害葉片。新梢被侵染后,先產生淺褐色圓形小點,邊緣帶紫褐色。到秋季,病斑直徑可擴大到3毫米左右,紫褐色或黑褐色,略突起。第2年病斑變成灰色至暗灰色,并生有黑色小點,后漸漸擴大,直徑2至3毫米,病斑小而數量多。在葉上的病斑為多角形,淡綠色。
二、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在枝梢病部越冬。翌年4至5月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分生孢子萌發后,直接穿透寄主表層而侵入。侵入后,菌絲不深入寄主組織和細胞內部,反在寄主角質層與表皮細胞的間隙進行擴展繁殖,并形成束狀或墊狀菌絲體,然后從其上長出分生孢子梗,突出寄主角質層而外露。病害潛育期達30天左右。孢子萌發的溫度范圍較廣,從2至32℃,最適溫為18至24℃。春季和初夏多雨潮濕利于發病,一般在5月上中旬開始發病,5至6月氣溫較高,多雨、病害發生普遍而嚴重。
三、防治方法
1、結合修剪,徹底剪掉發病的枝條,并帶出田外燒毀。
2、新栽植的梅園,注意密度不要太大,以免梅花長大后因密度太大,梅花枝條因風雨相互摩擦、碰撞,使得病菌相互傳播流行。
3、加強肥料的科學管理,以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施肥不要太多,以少量多次為好。
4、在梅花發芽前,噴1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劑。5、4月下旬至5月上旬,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5%福鎂鋅可濕性粉劑30 0至500倍液,每隔5至7天噴1次,共噴2至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