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蟲是一種地下害蟲,近些年,由于禁用“六六六”,減少深耕作業。麥田金針蟲在許多地方為害呈上升趨勢,特別是耕作粗放,秸稈還田腐熟不好的地方。
金針蟲體型長略扁,體壁較硬,金黃或茶褐色,并有光澤,故名金針蟲或叩頭蟲,和蠐螬的成蟲同屬鞘翅目。但它的個體窄長。金針蟲幼蟲咬食小麥的種子、根和幼苗,被害處不完全咬斷,斷口不整齊是重要的診斷依據。小麥抽穗后金針蟲幼蟲鉆到小麥根部節間內,蛀食根節,導致被害株死亡。成蟲喜啃食小麥的葉片邊緣或葉片中部葉肉。金針蟲每三年完成1代,一年中,秋后苗期及早春返青期是兩個為害高峰,而以早春為害嚴重。
防治金針蟲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深耕和精細整地,特別是麥收后及時翻耕可以殺死部分害蟲,有條件的地方可輪作倒茬或水旱輪作,利用金針蟲成蟲趨光性,于成蟲發生期在田間地頭設置殺蟲燈誘殺成蟲。
化學藥劑防治可采用藥劑拌種、撒毒土和生長季節灌根等方式,拌種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異柳磷乳油,48%樂斯本,按藥劑―水―種子1:40:400的比例;土壤處理可用50%辛硫磷乳油每畝200―250克,20%甲基異柳磷乳油每畝200―250克,或用5%樂斯本顆粒劑每畝2―3公斤,50%辛硫磷粉劑每畝2.5―3公斤,拌細土25公斤播前撒施耘地或順壟條施。冬前和小麥返青期發現金針蟲為害造成死苗時,要及早進行灌根,可用40%鋅硫磷100―150毫升兌水50―75公斤配制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