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臍腐病癥狀與特征
發病部位以果實為最典型,在果實膨大時期,頂部出現壞死,呈黑色腐變,隨著果實膨大,壞死部分相應增大,并腐生霉菌,形成黑腐狀,對這種癥狀農民一般稱其為“黑膏藥”。除了果實以外,上部葉片也出現黃化,葉尖葉緣萎蔫,葉柄扭曲等,嚴重時植株生長點壞死;根部癥狀,先是根尖細胞發育不良,進而出現壞死。
癥狀特點:主要是發生在番茄果實膨大期的果頂和根、莖、葉的新生部位;先是細胞組織軟化,后是霉菌入侵腐變,在采用組織解剖與測試相結合的大量分析后,發現這是番茄組織缺鈣所導致的生理性缺素癥,原初發生并非由病菌侵染所致。
為什么說番茄臍腐病是生理性缺鈣所造成的
將鈣在植物體內的生理功能及其分布規律和番茄臍腐病發病部位和組織柔軟、腐爛之癥狀特征作一對應分析,就可發現二者的因果關系。番茄是一種喜鈣作物,對鈣的需要量較多,比單子葉禾本科植物的需鈣量要多達10倍以上。根吸收的鈣主要是分布在細胞壁的中膠層,其次是細胞質膜的外測。一旦發生缺鈣中膠層變軟,嚴重時細胞壁解體,細胞膜的不完整會出現滲漏現象,可讓真菌菌絲入侵,植株組織的柔軟繼而遭受腐爛。
為什么發病部位集中于果實頂部,植株的幼芽和根尖部位呢?這與鈣在體內的運輸特點有關。首先,鈣由根向地上部莖、葉、果的本質部運輸,主要是靠蒸騰作用的帶動,蒸騰強度的大小,直接關系到鈣供應的多少。番茄的新生部位包括頂芽、側芽、根尖的蒸騰量都小,依靠蒸騰作用供應的鈣很少,致使這些部位首先缺鈣;至于番茄的肉質果蒸騰作用弱,尤其果實頂部的蒸騰更弱,所以極易發生缺鈣現象。
另外在各種營養元素中,鈣是韌皮部運輸活性最低的一個元素,這一特性使鈣在植株體內的再運輸和再分配能力很弱,即使老葉和成熟葉有鈣的富集,也難以運輸到果實和幼葉、根尖、生長點中去。這就會導致臍腐病的必然發生了。
番茄臍腐病日趨增多的趨勢,催促生產中加快對生理缺素癥的甄別與防治技術的進步
既然臍腐病的原初成因不是病菌所致,而是器官性缺鈣所致。明確這是一種番茄生理缺鈣的癥狀。那么科學的處理,不是采用農藥殺菌治療法,而是要解決鈣的供應。如何將不活潑的鈣供應到缺素器官呢?一般有兩類方法,一類是常規方法即直接供鈣;另一類是增加鈣的運輸動力,促進鈣的吸收和運輸,達到同樣目的。
施鈣肥是防治番茄臍腐病的一種途徑
在酸性土壤和有機質含量低的沙性土壤種植番茄時,一般要在底肥中施用含鈣的肥料,可選過磷酸鈣、硝酸等,在南方土壤可選鈣鎂磷肥消石灰等。
在土壤活性鈣不缺乏的土壤和大棚秋冬季種植中,當番茄果實膨大期可以通過噴施0.2%硝酸鈣,0.4%氯化鈣或各種螯合鈣,2~3次都有利于增加鈣的供應,減緩臍腐病的發生。
采用調節干、濕諸生態因子的綜合防治方法,也有效果
在露地和大棚栽培中,果實膨大期水分管理及時可以減少臍腐病的發生,因為干旱既影響鈣的吸收又造成鈣的運輸困難,果實膨大期不可缺水。
高密度種植又處于空氣潮濕條件下,由于蒸騰不強而導致臍腐病發生,尤其是大棚栽培中,要加強通風。
次生鹽漬化菜地,土壤鹽分含量高,或者化肥施用過量,也使土壤溶液濃度高,加上灌水不及時,都會促使臍腐病增加。
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長,加重鈣的缺乏,也會造成臍腐病發生。
苗不整齊,造成水分管理的不都合理,也可導致部分植株臍腐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