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星病是黃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幾年在山東濰坊、壽光等黃瓜產區發病嚴重,現將其發病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黃瓜黑星病又稱瘡痂病,可危害黃瓜的多個部位。葉片受害,先出現褪綠小斑點,后病斑擴大并破裂穿孔,呈圓形或星狀開裂,有的病斑具黃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背面出現灰黑色霉層及琥珀色膠狀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常導致葉緣皺縮變形。莖受害,病斑多為橢圓形褪綠狀,后期病斑凹陷龜裂,濕度大時出現灰色霉層。瓜條受害,出現水漬狀小斑點,病斑擴展后凹陷龜裂呈瘡痂狀,病部溢出乳白色至琥珀色膠狀物,后變成黃褐色顆粒狀。
黃瓜黑星病屬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絲體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絲體在種子上越冬。次年病菌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或雨水傳播。病菌可以直接穿透植物的表皮,也可以從自然孔口或傷口侵入。潛育期一般3~8天,溫度越高,潛育期越短。發病適宜溫度為20~23℃,適宜濕度為90%以上,喜弱光,因而春秋季溫度低、濕度大、透光差的大棚發病早且嚴重。
防治黃瓜黑星病,應采取綜合措施。(1)種子消毒。可以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0毫升加水150~200毫升,混勻后拌5~10公斤種子,包衣后播種。也可以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純藥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3%。(2)加強田間管理。黑星病屬低溫高濕型病害,保護地栽培可以采用放風排濕、控制澆水量和次數等方法降低濕度,并控制棚溫在30~35℃,創造不利于病情發展的環境條件。(3)藥劑防治。發病前可用10%百菌清煙劑熏煙預防,每畝用藥250~300克。發病后及時拔除病株并噴藥防治,可用福星40%氟硅唑乳油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每隔7天一次,連續防治3~4次。噴藥時間以晴天上午9—10時或下午4—5時為宜,中午溫度高時不宜施藥,以免發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