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癥狀
一般在分蘗期開始發病,隨后在田間水平擴展,株與株之間相互傳播,水稻進入孕、抽穗期對紋枯的抗性減弱,病害迅速加重,從稻株下部逐漸向上部葉片垂直擴展。苗期至穗期都可發病。葉鞘染病在近水面處產生暗綠色水浸狀邊緣模糊小斑,后漸擴大呈橢圓形或云紋形,中部呈灰綠或灰褐色,濕度低時中部呈淡黃或灰白色,中部組織破壞呈半透明狀,邊緣暗褐。發病嚴重時數個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規則狀云紋斑,常致葉片發黃枯死。葉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紋狀,邊緣褪黃,發病快時病斑呈污綠色,葉片很快腐爛,莖稈受害癥狀似葉片,后期呈黃褐色,易折。穗頸部受害初為污綠色,后變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較多,千粒重下降。
防治方法
在紋枯病流行高峰前進行藥劑防治,是控制水稻紋枯病的有效措施。在水稻分蘗后期病穴率達15%即施藥防治。首選用43%戊唑醇(好力克)懸浮劑20毫升加水40千克對準水稻基部發病部位均勻噴霧。水稻孕穗期用藥時,可選擇能兼治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多元復配農藥,如仙耙稻豐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