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毒死蜱:毒死蜱是一種高效、中毒的廣譜性有機磷殺蟲殺螨劑,對害蟲具有強烈的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是膽堿酯酶抑制劑。適用于水稻、小麥、棉花及蔬菜、果樹等作物上防治多種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蟲。藥劑在葉片上的殘留期不長,但在土壤中的殘留期較長,對地下害蟲的防效好。該藥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
2、敵敵畏:敵敵畏是一種高效、中毒、熏蒸作用強的廣譜性有機磷殺蟲劑,為膽堿酯酶抑制劑。該藥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蟲的防治效果好,其熏蒸效果極強,對同翅目、鱗翅目昆蟲有極強的擊倒力。施藥后藥劑易分解,并且持效期短,殘留量少。敵敵畏是所有有機磷農藥中熏蒸作用最強的藥劑,對灰飛虱成蟲有很強的殺滅能力,主要在灰飛虱成蟲大量出現時施用。施藥應避開晴天高溫時段,以免引起人中毒。該藥不宜與堿性農藥混用。
二、氨基甲酸酯類
1、混滅威:混滅威是由兩種同分異構體混合而成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對飛虱、葉蟬有強烈的觸殺作用,擊倒速度快,一般施藥后1小時左右大部分害蟲即跌落水中,持效期只有2-3天。藥效不受溫度影響,在低溫下仍有很好的防效。混滅威對鱗翅目和同翅目等害蟲均有效,主要用于防治葉蟬、飛虱、薊馬等。該藥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以免產生藥害。
2、異丙威:異丙威是中等毒性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主要是抑制乙酰膽堿酯酶合成,致使昆蟲麻痹直至死亡。該藥具有較強的觸殺作用,擊倒力強,藥效迅速,但持效期短,一般只有6天左右。對稻飛虱、葉蟬科害蟲有特效,可兼治稻薊馬和螞蟥,對天敵安全。施用異丙威前10天不能施用除草劑敵稗。
3、仲丁威:仲丁威是一種防治稻飛虱、葉蟬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主要通過抑制乙酰膽堿酯酶使害蟲中毒死亡,具有強烈的觸殺作用和一定的胃毒、熏蒸和殺卵作用。對飛虱、葉螨類有特效,殺蟲迅速,但持效期短,藥效只能維持4-5天。在水稻上使用前后10天,要避免使用除草劑敵稗。一季水稻最多使用4次,安全間隔期21天,每次施藥間隔7-10天。該藥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不能在魚塘附近使用。
4、丁硫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是一種高效、低毒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是克百威低毒化衍生物,為膽堿酶抑制劑。藥劑在昆蟲體內代謝為有毒的呋喃丹起殺蟲作用,殺蟲機制是干擾昆蟲神經系統,抑制膽堿酯酶,使昆蟲的肌肉及腺體持續興奮,最終導致昆蟲死亡。該藥具有內吸、觸殺及胃毒作用,持效期長,殺蟲譜廣,可用于防治柑橘、水稻及蔬菜上的多種害蟲。在稻田使用時不能與敵稗或滅草靈同時使用,以免產生藥害。丁硫克百威對水稻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不好,不宜使用。
5、速滅威:速滅威是有一定選擇性的速效取代苯類氨基甲酸酯殺蟲劑,對害蟲有觸殺和熏蒸作用,也有一定的內吸作用,作用機制為抑制乙酰膽堿酯酶。該藥擊倒力強,持效期短,一般只有3-4天。主要用于防治對馬拉硫磷產生抗藥性的稻飛虱、黑尾葉蟬,對其成蟲和若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也可用于防治稻縱卷葉螟、茶樹蚜蟲、小綠葉蟬、長白介殼蟲和龜甲介殼蟲、黑粉虱一齡若蟲、柑橘癭螨、棉花蚜蟲、棉鈴蟲等。該藥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或混放,應放在陰涼干燥處。某些水稻品種如農173、農虎3號等對速滅威敏感,應在分蘗末期使用,濃度不宜過高。下雨前不宜施藥,食用作物在收獲前10天停止用藥。
三、其他類型
1、噻嗪酮:噻嗪酮是一種抑制昆蟲生長發育的新型選擇性殺蟲劑,觸殺作用強,也有胃毒作用。作用機制為抑制昆蟲幾丁質合成和干擾新陳代謝,致使若蟲蛻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緩慢死亡。一般施藥后3-7天才能看出效果,對成蟲沒有直接殺傷力,但可以縮短其壽命,減少產卵量,并且產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蟲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該藥對半翅目的飛虱、葉蟬、粉虱及介殼蟲類害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藥效期長達30天以上。對天敵較安全。使用時先加水稀釋,然后均勻噴霧,不可以采用毒土法。
2、氯噻啉:氯噻啉是一種噻唑雜環類內吸性殺蟲劑。作用機制是選擇性抑制昆蟲神經系統中的煙酸乙酰膽堿酯酶受體,與其極高的競爭性結合,從而破壞中樞神經的正常傳導。對十字花科蔬菜蚜蟲、稻飛虱、番茄白粉虱、柑橘蚜蟲、茶小綠葉蟬等害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氯噻啉的活性是一般新型煙堿類殺蟲劑如啶蟲脒、吡蟲啉活性的20倍。它不受溫度高低限制,克服了啶蟲脒、吡蟲啉等產品在溫度較低時防效差的缺點。該藥速效性與持效性均較好,一般在低齡若蟲高峰期用藥,持效期在7天以上。在常規用藥量范圍內對作物安全,對有益天敵如瓢蟲等殺傷力小。
3、氟蟲腈:氟蟲腈為苯基吡唑類殺蟲劑,殺蟲譜廣,對害蟲以胃毒和觸殺作用為主,兼有一定內吸作用。作用機制是與昆蟲神經中樞細胞膜上的γ-氨基丁酸受體結合,阻塞神經細胞的氯離子通道,從而干擾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導致昆蟲死亡。對蚜蟲、葉蟬、飛虱及鱗翅目幼蟲、蠅類和鞘翅目害蟲等有很高的殺滅活性。該藥可施于土壤,也可葉面噴霧。施于土壤能有效防治玉米根葉甲、金針蟲和地老虎,葉面噴霧對小菜蛾、菜粉蝶、稻薊馬等均有較高防效,且持效期長,一般為2-4周,最長可達6周。土壤處理時應與土壤充分混勻,可最大限度發揮低劑量的優點。
4、噻蟲嗪:噻蟲嗪是第二代新型煙堿類殺蟲劑,其作用機理與吡蟲啉等第一代煙堿類殺蟲劑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活性。主要干擾昆蟲體內神經傳導作用,模仿乙酰膽堿,刺激受體蛋白,而這種模仿的乙酰膽堿又不會被乙酰膽堿酯酶所降解,使昆蟲一直處于高度興奮中,停止取食,直到死亡。對害蟲具有胃毒、觸殺、內吸作用,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長,有效控制期可達1個月左右,對刺吸式口器害蟲如蚜蟲、飛虱、葉蟬、粉虱等防效好。害蟲接觸藥劑后會立即停止取食等活動,但死亡速度較慢,死蟲高峰通常在施藥后2-3天出現。噻蟲嗪使用劑量較低,應用過程中不要盲目加大用藥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5、吡蚜酮:吡蚜酮屬于吡啶類或三嗪酮類殺蟲劑,對多種刺吸式口器害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該藥沒有擊倒活性,不會對昆蟲產生直接毒性,但昆蟲一旦接觸到藥劑立即產生口針阻塞效應停止取食,并最終饑餓而死,并且這種過程是不可逆轉的。適用于多種農作物上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蟲,尤其是蚜蟲科、粉虱科、葉蟬科及飛虱科害蟲。對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已產生抗性的刺吸式口器害蟲,特別是蚜蟲、白粉虱、黑尾葉蟬仍有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