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癥狀 豆天蛾以幼蟲取食葉片,低齡幼蟲吃成網孔狀和缺刻狀,三齡以后幼蟲可以把豆葉全部吃光,使植株不能結莢,對于產量影響極大。
發生規律 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為成蟲產卵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為幼蟲發生危害盛期,9月上旬以淺黃色老熟幼蟲入土越冬。
生活習性 成蟲:成蟲晝伏夜出,對黑光燈有較強趨性。傍晚開始活動,飛翔力強,遷移性強。夜間交尾,交尾后3天即產卵,卵多散產于豆葉背面,一般1片葉上產1~2粒卵,卵期7天左右可孵化成幼蟲。幼蟲:幼蟲有背光性,白天多在葉背或枝莖上,夜間取食強烈,陰天可整日取食。1~2齡幼蟲食量小,一般不轉株危害,4齡后有轉移危害習性,5齡幼蟲食量暴增,其食量約占總食量的90%以上。幼蟲期30~35天。
發生條件 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發生。植株生長茂密、地勢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發生較重;大豆以早熟品種受害較重。在化蛹和羽化期間,如果雨水適中,發生就重。雨水過多則發生期推遲。
防治方法 誘殺成蟲:利用成蟲較強的趨光性,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可以減少豆田的落卵量,減輕危害。藥劑防治:防治豆天蛾幼蟲的適期應掌握在3齡前,每畝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噴霧,每畝噴藥液50公斤。由于幼蟲有晝伏夜出習慣,噴藥時間應選在下午5時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