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枯病亦為西瓜的重要病害,分布廣泛,保護地、露地都發生,以露地發病較重,保護地少數棚室嚴重。一般發病率10%~30%,產量損失較輕,病害嚴重時露地和保護地病株可達50%以上,損失達20%以上。
[癥狀]此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和莖蔓,重時還侵染瓜果,全生育期都可發生。幼苗染病,多在子葉分叉處發病,初呈水浸狀,后變褐壞死并縊縮,病部產生黑色小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成株期發病,葉片病斑初為褐色,圓形或半圓形,后發展成邊緣明顯中心灰褐色病斑,后期病斑相互匯合成不規則大斑,或單個病斑發展成近圓形大斑,病斑中心灰褐色邊緣深褐色,有同心輪紋并產生明顯小黑點,最后病斑波及全葉使葉片變黑枯死。有時病害沿葉脈發展,呈褐色水浸狀壞死,也產生小黑點。葉柄及蔓上發病,初為水浸狀小斑,后變成褐色梭形至不規則形壞死斑,由小變大致全株枯死,其上產生許多黑色小點。瓜果染病初形成不定形水浸狀褐色壞死小斑,迅速發展成近圓形灰褐色水浸狀壞死大斑,隨病害發展病瓜腐爛,最后在病斑表面產生黑色小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
[病原]Ascochyta citrullina Smith屬半知菌,西瓜殼二孢真菌。病菌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露出表皮,球形至扁球形,黑褐色,頂部呈乳狀突起,孔口明顯,大小為72.5~85.5微米。分生孢子短圓形至圓柱形,初為單胞,后產生1~2個隔膜,分隔處略縊縮,大小為7.9~13.2微米×2.5~4.5微米。
[發病規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在病殘體上越冬,由氣流或澆水傳播,種子也可帶菌。病菌發育適溫20~30℃,最高生長溫度35℃,最低生長溫度5℃,高濕有利于發病。西瓜生長期降雨較多,或保護地內高溫高濕,光照較弱,植株生長不良等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實行非瓜類作物輪作,拉秧后徹底清除病殘落葉,適當增施有機底肥。
2.種子滅菌處理,可用55℃溫水浸種20~30分鐘。
3.生長期加強田間管理,適時澆水、施肥,避免田間積水,保護地澆水后增加通風,發病后打掉一部分多余的葉和蔓,以利于植株間通風透光。
4.發病初期進行藥劑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或25%培福朗水劑8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80%大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7~10天防治1次,視病情防治2~3次。病害嚴重時可用上述藥劑加倍后涂抹病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