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套袋可顯著地減少病蟲危害,增進果實著色,提高果面光潔度和外觀品質,是提高蘋果經濟效益的重要技術之一,因而這些年來多數蘋果產區都采用了這項措施,也收到了預期效果。但各地又先后發現套袋后的果面極易發生黑點病,嚴重影響了蘋果外觀的清秀美感。經過果樹科技工作者和果農們的試驗研究,現已弄清了黑點病發生的機理和防治方法。
癥狀 黑點病,不論是套袋還是膜袋的蘋果都會發生,不套袋的一般不發生。發病初期,果實萼洼周圍出現一顆顆針尖大的小黑點,漸次擴展至芝麻大乃至綠豆大。但只發生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口嘗無苦味,不引起果肉潰爛,生長后期和貯藏期也不擴大蔓延,對內在品質沒有影響,但對外觀品質和售價卻影響很大。
發生機理 黑點病的病原菌是粉紅聚端孢霉菌,為半知菌亞門中的弱寄生菌。6月下旬開始發生,7月上旬至8月上旬的盛夏雨季是發生盛期,8月下旬后很少發現。地勢低洼、通風透光不良、樹冠郁閉、降雨頻繁、高溫高濕、樹勢旺盛、施氮肥多的果園,發病多而重。套袋果之所以易發此病,是因果實在袋內透氣性差,溫度高,濕度大,尤其是下雨后袋內積水,紙袋濕后遲遲不干,甚至粘貼在果面上而加重濕度和透氣不暢,更會加重發生。不套袋果不受袋內這些小氣候環境的影響,通風透光好,散熱散濕快,所以這種弱寄生菌就難以感染。
防治方法 ①噴藥預防。謝花后至套袋前,每隔10天噴一次80%代森錳鋅粉劑800倍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連噴2~3次,進行滅菌預防。
②選用優質果袋。果袋質量的好壞不僅直接關系著套袋效果,而且與此病發生輕重關系很大。因此外紙袋一定要選用針葉樹木原料造的木漿紙,且紙質厚薄要適中,柔軟細韌,透氣性好,遮光性強,不滲水,經得起風吹日曬雨淋,邊口膠合嚴;內袋要不褪色,蠟質好而涂蠟均勻,抗水,在高溫日曬下不溶化。目前,以日本產的“小林”袋、臺灣產的“佳田”袋和國產的“凱祥”袋質量最好。膜袋用原生聚乙烯塑料膜壓制(忌用再生膜),光照差的地區用紅色膜,云南是高原,紫外光線強,宜用不易發生日灼的半透明乳白色膜袋。
③提早套袋。據各地試驗,早套袋可使幼果少受日灼和外界不良氣候影響,并提早適應袋內環境,得到更多鍛煉,增強抗逆能力。套膜袋的,以謝花后15~20天為宜;套紙袋的以25~35天為佳;套膜袋加紙袋的,在套膜袋后15~25天再套紙袋。套袋時,果袋要鼓脹起來,上封嚴,下通透,不皺折,不貼果,果實懸于袋的中央。
④改善光、肥、水管理。做好修剪,尤其要做好夏剪的疏枝疏梢,使葉幕層厚薄適宜,改善通風透光;從生長中期起少施和控施氮肥,避免氮磷鉀失調和加重缺鈣缺硼;雨季做好排水,以降低土壤含水量和空氣濕度。
⑤雨后檢查。每下一次大雨后,要及時檢查,凡發現排水孔過小袋內積水的,適當剪大排水孔,以排除積水和利于透氣;對被雨水淋爛粘貼在果面上的袋子,及時清除干凈,另套新袋。
易與黑點病混淆的兩種病害 在套袋蘋果園,經驗不足的,還會把以下兩種病害出現的黑點誤認為是黑點病,造成防不對癥而無效果。
(一)黑點分布在萼洼上部、果頂周圍和胴部,一發生就成較大的斑點,也只發生在果皮上,不深及果肉,也不引起果賣腐爛,此病是缺鈣引起的痘斑病,嚴重時還會引發苦豆病。它與黑點病的顯著區別:一是黑點病多是套袋果才發生,不套袋果一般不發生,而痘斑病則是套袋和不套袋的都發生;二是黑點病病點下的果肉無苦味,而痘斑病病斑下的果肉有苦味;三是黑點病的病斑在生長后期和貯藏期不擴大,而痘斑病的病斑會擴大,并向下凹陷。防治方法是,秋施基肥時每株增施80~100克硝酸鈣或氧化鈣、硫酸鈣,從萌發新葉起至8月,每隔一月噴一次300~400倍硝酸鈣或磷酸二氫鈣,或800倍氨基酸鈣,補充鈣素。
(二)有淺褐色斑點,在果面上分布無規律。它與黑點病的區別:一是套袋果和不套袋果都發生;二是黑點病的病斑較小,不潰爛,而它的病斑擴大后,病部潰爛,甚至引起整果腐爛。這是輪紋爛果病。防治方法與危害枝干的輪紋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