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桃樹種植面積的大量增加,桃樹細菌性穿孔病日益發生嚴重,有的園片甚至發生大爆發,很多果農對該病了解不深或選擇藥劑不當,以致有的即使用了農藥,卻因用藥效果不理想,造成桃樹大量落葉,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一、桃樹細菌性穿孔病難防治的原因
1.肥水管理及修剪不當,特別是很多果農習慣偏施氮肥,造成樹體徒長,通風透光不暢,抗逆性差,給病菌的侵染創造了條件。
2.多數果農習慣于用鏈霉素來防治細菌性穿孔病,而有些市場上的農用鏈霉素或青霉素質量差,含量低,甚至有的含量為零,果農誤認為鏈霉素的防治效果差。
3.沒有分清是細菌性穿孔病還是真菌性穿孔病,在選擇農藥上存在著盲目性,沒有使用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農藥。
4.沒有選擇合理的防治時期,往往發現病斑才去防治,錯過了防治的最好時期。
二、桃樹細菌性穿孔病防治
1.加強桃園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氮磷鉀配合,并注重微量元素的應用。合理修剪,使桃園通風透光。結合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葉,集中燒毀。
2.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鏈霉素或青霉素。從現在農藥市場來看,農用鏈霉素或青霉素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有的產品沒有含量,用了這樣的產品,防治的效果很差或沒有防治效果,所以,要選擇質量可靠的產品來防治。
3.了解細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區別,合理選藥用藥。桃樹穿孔病分為細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細菌性穿孔病發病初期,葉片背面呈水漬狀,多角形;葉片正面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進一步發展葉片病斑脫落,形成穿孔,嚴重時穿孔連片,形成大的缺刻或孔洞。真菌性穿孔病發病初期葉片上的病斑近圓形,呈褐色,病斑落后形成近圓形穿孔。真菌性穿孔病病斑較細菌性穿孔病病斑偏大。所以,只有分清了他們的區別才能在用藥上做到有的放矢,如選擇葉枯唑類、二氯異氰尿酸鈉類、氯溴異氰尿酸類、中生菌素類等,來防治細菌性穿孔病。
4.抓住關鍵時期,選擇特效農藥,噴藥保護。發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石硫合劑結晶30倍液進行徹底清園。發芽后,因為春季潰瘍斑是該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所以,這一時期要合理選擇農藥,如20%裁菌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賽高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超銅水溶性粉劑1500倍液+3%克菌康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以上這些農藥對真菌、細菌均能防治,效果甚佳。套袋后可選擇33.5%海正必綠2號懸浮劑2000倍液,或20%裁菌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超銅水溶性粉劑1500倍液+3%克菌康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內吸性殺菌劑與保護性殺菌劑結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