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科巴戟天屬中的一個種,學名Morinda officinalis How.,多年生常綠藤本。別名雞腸風。以根入藥。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等省(自治區)。已從野生變家種。
根圓柱形,肉質肥厚,分枝,長約1m,直徑1-3cm,多少收縮呈念珠狀,表面灰黃色,有不規則、蜿蜒狀的槽紋,斷面皮部淡紫色。葉對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托葉合生成鞘。頭狀花序,單生或由二至多個排列成傘形花序,生于枝頂或葉腋間,每個頭狀花序有花2-10朵,花冠白色,3-4裂片,雄蕊與花冠裂片數同。子房下位,4室。花期4-6月。果期7-11月。
宜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pH5-6的紅壤或砂質壤土,忌堿性土和粘土。屬亞熱帶植物,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月平均氣溫超過25℃生長緩慢,低于14℃停止生長,連續3天低于5℃時出現枯梢,低于0℃時地上部分枯萎。
用種子或扦插繁殖。種子繁殖:采取撒播或點播株行距5×5cm,每公頃播種量150-180kg,出苗數可達120萬-150萬株,一年后定植。扦插繁殖:按株行距6×15cm斜插,一節露出地面,覆土壓緊。半年以后苗高達15-25cm時即可定植。選擇海拔200-700m,坡度30°以下的山坡疏林,定植前打頂,按株行距30-50cm挖穴,每穴1-2株,每公頃植3萬-3.75萬株為宜。種植后頭3年每年除草松土2次,施肥1-2次。
病蟲害有莖基腐病Fusarium sp.、輪紋病Alternaria sp.、煤煙病Capnodium sp.;紅蜘蛛、潛葉蠅、金龜子、白蟻等。以種植6年后收獲為宜。
味甘、辛,性微溫。有壯陽補腎、強筋骨、祛風濕的功能。用于陽痿,小腹冷痛,子宮虛冷,小便失禁,腰膝無力,風寒濕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