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采摘是棉花生產的最后一個環節,是能否保證豐產豐收高效的關鍵。由于棉花是無限花序作物,陸續現蕾、開花、結鈴、成熟,需要多次采收。所以,根據棉鈴成熟后在開裂過程中還要完成纖維發育的第三階段,即纖維的脫水轉曲期,約7天左右。棉鈴殼含水量由80%下降到30%,棉瓤含水由57%下降到18%,纖維進一步脫水成熟,形成轉曲,同時由于纖維素的沉積,纖維強度繼續增加。因此,一般6~8天的棉鈴纖維強力達到最高,成熟度好,纖維轉曲多,色澤白亮品級高,產量高。
二、在棉花采摘期間遇陰雨連綿天注意搶收
棉花采摘期時間拉得很長,大約需要2個多月,在吐絮采摘期,如果陽光充足,溫度較高,濕度較低,棉花吐絮快、吐絮暢;反之,如遇長期低溫,陰雨連綿,棉鈴不能正常開裂,采摘期延長,造成了采摘困難,棉鈴霉爛,棉纖維品質降低,減產減收。因此,根據棉花生育特性和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經驗除了采取抗逆促早栽培管理,力爭使采摘期和陰雨連綿天氣錯開外,就是要搶晴天,戰雨天,即晴天快采,雨天搶采,如遇長期陰雨連綿年份,溫度偏低,棉鈴開裂遲緩或不能正常吐絮時,應摘收老熟棉桃,可在室內加溫干燥,促進后熟,開裂吐絮。
三、采摘棉花時不要把“三絲”混入
“三絲”(也稱異性纖維)是指有色纖維、農膜、毛發絲和羽絨等外來軟性物質的總稱。由于棉花在采摘、晾曬、貯存、加工過程中“三絲”混入后,再經過軋花加工過程由長的變成短的細絲,由大的變成小的顆粒,這些細絲和顆粒再經過紡紗多道工序的加工,則變成越來越細的顆粒。用含有“細絲和顆粒”的棉花進行紡紗、織布即產生疵點,紡紗時極大地影響紡紗品質。因此,要嚴格控制“三絲”混入。
四、如何防止“三絲”混入棉花
造成“三絲”的源頭是采摘、晾曬、加工、包裝和貯藏等一系列的生產操作過程。因此,從籽棉的污染源頭進行質量控制是提高原棉質量的根本。一是宣傳棉農提高對“三絲”危害的認識;二是采棉時不要用化纖袋,要用棉布袋收棉。曬棉時要采用支架,棉布做曬單,防止在地面或馬路上曬花混入“三絲”;三是單獨貯存控制,在家里一定要單一貯放,嚴格與家畜和家禽隔開;四是在采摘、晾曬時人要戴帽子,防止混入毛發,同時提倡家庭挑揀,一經發現挑揀出并處理;五是加工收購企業采取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