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為百合科蘆薈屬植物,現被廣泛用于制藥、化妝和食品,是雨花區當前重點開發的一個新型蔬菜品種。現將其品種特征及栽培要點介紹如下:
一、植物學特征
1、根 多數為須根,少數為球根。
2、莖 多數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無莖或短莖,不少為灌木或攀緣植物。
3、葉 草本蘆薈葉多基生,灌木和喬木蘆薈的葉都為莖生。多互生,螺旋狀排列,多數為蓮座形葉盤。葉多漿,葉肉肥厚。有的葉背有刺或葉面有刺。葉全緣,多具有波狀鋸齒,少數為纖毛。
4、花 頂生、側生,總狀、傘狀、圓錐狀、圓柱狀或頭狀花序,通常為無限花序。花紅色、棕色、粉紅色、黃色、橙紅色、乳白色。
5、果實 多為蒴果,少漿果。種皮灰色或黑色,種子為不規則三棱形至扁平形。
二、品種介紹
當前主要栽培品種為庫拉索,別名巴巴多斯蘆薈、翠葉蘆薈。無莖干或短莖干,自由蘗生。葉16—20片成叢。長60—80厘米,寬10—15厘米,較厚,向上斜伸,葉盤蓮座狀;葉灰綠色略帶紅色,表皮較厚,葉平整。我國有中華蘆薈、元江蘆薈等變種。
三、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土壤 蘆薈生長在透水透氣性能好,有機質含量高,PH值在6.5—7.2之間為最適宜。2、光照 光照充足對蘆薈植株茁壯,但在微陰條件下也能適應。3、溫度 適宜生長環境溫度為20—30℃,夜間最佳溫度為14—17℃。難耐50—55℃,最低為10—12℃,低于10℃基本停止生長,0—5℃時,葉片衰弱,容易感病。低于0℃蘆薈葉肉受凍全部萎蔫死亡。4、水分 蘆薈葉肉含水量98.5%,但蘆薈被水淹后很快死亡,所以水分過多,地下水位過高,對蘆薈的危害極大。蘆薈較強的抗旱能力,離土的蘆薈能干放數月不死。5、生態環境 蘆薈的生態環境(空氣、水體、土壤等)不能受污染。
四、栽培技術
1、田塊的選擇 選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暢、土壤疏松、透氣、肥沃的田塊。
整地深翻并施有機肥,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加葉菜類復混肥100公斤。畦寬要考慮能架設大棚和覆蓋遮陽網。一般畦寬單行0.5米,雙行0.6 —0.8米。
2、適時定植 四季均可定植,以春、秋季為最佳。
3、水肥管理 忌中午澆水,澆水要適量,如表土下2厘米處有濕土,就可不澆水。肥料要考慮各元素間的功能協調和平衡。
4、注意防曬和防凍 蘆薈怕暴曬,宜間種在果樹下或套種高桿作物。如用遮陽網覆蓋效果也很好。冬季應防凍,氣溫低于5℃時應提前覆蓋,最好搭小棚雙層覆蓋,工作要做在凍害來臨之前。外界氣溫低于-5℃時棚內應加溫,至中午高溫時大棚應放氣通風。
采收 采收部位是蘗生芽、葉、花、花葶和根等。采收蘗生芽可用于繁殖,用于采收葉片的蘆薈,必須是3年生以上的成株,每株要有20片以上的葉片,多數葉片要有500克重,每次可采收3—4片葉,每年可采收3—4次,采完的母株必須留有 12片以上的葉片,不可超采。收割口部位必是從基部靠基部的進鞘部位。667平方米成株每年可產鮮葉1—1.2萬公斤。
5、每日食用方法和用量 可食的蘆薈品種有庫拉索、木立、中華等。蘆薈有多種食法,以生食為主,像吃水果一樣。每個成人日食用量連皮為20—60克,去皮為50—100克。幼兒去皮食用5克。身體好的最好連皮食用,體弱者和老人、幼兒宜去皮食用。生食比熟食要好。所有的蘆薈及蘆薈其產品,孕婦忌服。
一、植物學特征
1、根 多數為須根,少數為球根。
2、莖 多數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無莖或短莖,不少為灌木或攀緣植物。
3、葉 草本蘆薈葉多基生,灌木和喬木蘆薈的葉都為莖生。多互生,螺旋狀排列,多數為蓮座形葉盤。葉多漿,葉肉肥厚。有的葉背有刺或葉面有刺。葉全緣,多具有波狀鋸齒,少數為纖毛。
4、花 頂生、側生,總狀、傘狀、圓錐狀、圓柱狀或頭狀花序,通常為無限花序。花紅色、棕色、粉紅色、黃色、橙紅色、乳白色。
5、果實 多為蒴果,少漿果。種皮灰色或黑色,種子為不規則三棱形至扁平形。
二、品種介紹
當前主要栽培品種為庫拉索,別名巴巴多斯蘆薈、翠葉蘆薈。無莖干或短莖干,自由蘗生。葉16—20片成叢。長60—80厘米,寬10—15厘米,較厚,向上斜伸,葉盤蓮座狀;葉灰綠色略帶紅色,表皮較厚,葉平整。我國有中華蘆薈、元江蘆薈等變種。
三、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土壤 蘆薈生長在透水透氣性能好,有機質含量高,PH值在6.5—7.2之間為最適宜。2、光照 光照充足對蘆薈植株茁壯,但在微陰條件下也能適應。3、溫度 適宜生長環境溫度為20—30℃,夜間最佳溫度為14—17℃。難耐50—55℃,最低為10—12℃,低于10℃基本停止生長,0—5℃時,葉片衰弱,容易感病。低于0℃蘆薈葉肉受凍全部萎蔫死亡。4、水分 蘆薈葉肉含水量98.5%,但蘆薈被水淹后很快死亡,所以水分過多,地下水位過高,對蘆薈的危害極大。蘆薈較強的抗旱能力,離土的蘆薈能干放數月不死。5、生態環境 蘆薈的生態環境(空氣、水體、土壤等)不能受污染。
四、栽培技術
1、田塊的選擇 選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暢、土壤疏松、透氣、肥沃的田塊。
整地深翻并施有機肥,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加葉菜類復混肥100公斤。畦寬要考慮能架設大棚和覆蓋遮陽網。一般畦寬單行0.5米,雙行0.6 —0.8米。
2、適時定植 四季均可定植,以春、秋季為最佳。
3、水肥管理 忌中午澆水,澆水要適量,如表土下2厘米處有濕土,就可不澆水。肥料要考慮各元素間的功能協調和平衡。
4、注意防曬和防凍 蘆薈怕暴曬,宜間種在果樹下或套種高桿作物。如用遮陽網覆蓋效果也很好。冬季應防凍,氣溫低于5℃時應提前覆蓋,最好搭小棚雙層覆蓋,工作要做在凍害來臨之前。外界氣溫低于-5℃時棚內應加溫,至中午高溫時大棚應放氣通風。
采收 采收部位是蘗生芽、葉、花、花葶和根等。采收蘗生芽可用于繁殖,用于采收葉片的蘆薈,必須是3年生以上的成株,每株要有20片以上的葉片,多數葉片要有500克重,每次可采收3—4片葉,每年可采收3—4次,采完的母株必須留有 12片以上的葉片,不可超采。收割口部位必是從基部靠基部的進鞘部位。667平方米成株每年可產鮮葉1—1.2萬公斤。
5、每日食用方法和用量 可食的蘆薈品種有庫拉索、木立、中華等。蘆薈有多種食法,以生食為主,像吃水果一樣。每個成人日食用量連皮為20—60克,去皮為50—100克。幼兒去皮食用5克。身體好的最好連皮食用,體弱者和老人、幼兒宜去皮食用。生食比熟食要好。所有的蘆薈及蘆薈其產品,孕婦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