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麥著名品種
在中國生產上廣泛種植,利用時間較長,獲得顯著經濟效益的小麥品種。20世紀50年代以前,全國小麥生產上主要利用地方品種;50年代推廣地方良種和改良品種;50年代末到60年代原來生產上種植的品種,逐漸被新育成或新引進的良種所取代;70年代以來,先后又育成并推廣了一批增產潛力較大的豐產、抗病品種。
50年代推廣的品種
碧螞1號 原西北農學院于1947年育成, 1951年推廣,雜交組合為螞蚱麥/碧玉麥(Quality)。弱冬性,中早熟。稈較硬,耐肥,不易倒伏。抗條銹病和散黑穗病。白粒、質佳,種子休眠期短,適應性廣。1959年全國種植面積達600萬公頃,主要分布在黃淮冬麥區。
南大2419 中大2419、齊頭紅,為意大利育成品種蒙塔那(Mentana)的穗選群體,雜交組合是Rieti/Wilhelmina//akagomughi。前中央大學農學院于1932年引入,1939年確定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春性,中早熟。穗大、粒多,豐產性好。口緊,不易落粒。抗條銹病和吸漿蟲,易感赤霉病。50年代大面積推廣,60年代初種植面積達467萬公頃以上。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安徽、四川,陜西、云南、貴州等省。
甘肅96 自美國引入品種,原名為ci 12203。雜交組合為Merit/Thatcher。1944年引入甘肅省。1952年開始推廣。春性,中熟,對光照反應敏感。稈較硬,耐肥,不易倒伏。抗稈銹病、條銹病,腥黑穗病和吸漿蟲。紅粒、口緊,不易落粒。抗旱性較差。50年代末種植面積為66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西北和東北春麥區。
碧螞4號 原西北農學院于1947年育成,1951年推廣,雜交組合與碧螞1號同。冬性比碧螞1號稍強,抗寒力較好,但適應性不如碧螞1號。1960年種植面積達110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山西、河北、陜西、江蘇、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區。
山農205 四川省萬縣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于1956年育成,組合為中農28/合川光頭。弱冬性,中早熟。莖稈矮壯,耐肥,抗倒伏力較強。較抗條銹病和散黑穗病。紅粒,軟質至半硬質。1966年種植面積53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四川省。
50年代較著名品種還有黃淮冬麥區的蚰子麥、螞蚱麥,平原50、商丘葫蘆頭、扁穗麥、徐州438等:北方冬麥區的農大183、農大36、華北187等:南方冬麥區的矮立多(arodito)、碧五麥(Quality)等;東北春麥區的合作2號,合作7號等。
60年代推廣的品種
濟南2號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用碧螞4號和早洋麥(early Premium)雜交于1960年育成。冬性,中熟。穗大,長方形,紅粒,千粒重36克左右。耐干熱風,抗條銹病,輕感葉銹病和稈銹病,適應性廣。60年代在黃淮冬麥區最大種植面積達150萬公頃,分布在山東省大部,河南省中北部,江蘇、安徽省的淮北地區及河北省中南部。
北京8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1962年育成,雜交組合同濟南2號。冬性,中早熟。穗紡錘形,白粒,千粒重35~38克。分蘗力強,屬多穗型品種。育成初期對條銹病、葉銹病免疫或高抗,較耐旱、耐瘠,抗干熱風,適應性廣。1973年種植面積達114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省。
石家莊54 原河北省糧食作物研究所于1964年育成,雜交組合同濟南2號。冬性,中早熟。根系發達,較抗倒伏,適應性廣。輕感銹病。白粒,光澤好,硬質。1972年種植面積達70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山東、陜西等省。
內鄉5號 河南省內鄉縣農民龔文生于1958年育成。雜交組合為南大2419/(碧玉麥+白火麥+白芒麥)。偏春性,中早熟。莖稈較粗,葉片較寬,穗大,粒大,白粒。抗條銹病,感染葉銹病。在黃淮冬麥區南部及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推廣,60年代種植最多年份面積達266萬公頃。
阿勃 原名為abbondanza,曾譯名阿勃旦薩,原盧意大利,1956年引進,雜交組合為autonomia/fontarronco。偏春性,中熟,莖稈粗壯,莖葉有蠟質。穗大多花,粒大,紅粒。抗條銹病,感染葉銹病、稈銹病,易感染赤霉病。60年代中后期最大種植面積達207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甘肅、湖北、河南、安徽等省。
阿夫 原名為funo, 曾譯名夫諾,為意大利品種,1956年引入,雜交組合為duecentodieci/damiano。偏春性,中晚熟。稈硬,耐肥.抗倒伏。抗干熱風。抗條銹病和散黑穗病,感染葉銹病、稈銹病和白粉病,易感立枯病。種子休眠期短。1977年種植面積達118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等省。
60年代推廣面積較大的品種還有農大3ll、蚰包、徐州14、鄭州24、雅安早、萬年2號、克群、克全、喀什白皮等。
70年代推廣的品種
泰山1號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于1969年育成,雜交組合為54405/歐柔。穗長方形,白粒。弱冬性,中熟。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層整齊。抗條銹病,綜合性狀好,適應性廣。1979年種植面積達374萬公頃,上要分布在山東、河南全部,山西、河北南部以及江蘇、安徽兩省的淮北地區。
豐產3號 原西北農學院于1971年育成,雜交組合為heine hvede/西農6028。弱冬性,中熟。莖稈較粗硬。穗長方形,穗大,成穗率高,白粒,飽滿度好。耐肥,耐旱,抗條銹病,適應性廣。1977年面積達186萬公頃,主要分布在陜西省關中,河南省大部及山西,河北、山東省南部地區。
北京10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臺種栽培研究所采用品種間復合雜交方法,于1965年育成。雜交組合為華北627/辛石麥//蘇聯早熟1號/華北672。冬性,中熟。穗大,多花,白粒。耐寒,抗干熱風,莖稈較硬抗倒,抗條銹病.感染葉銹病。70年代中期種植面積達54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北部與山西省中部。
東方紅3號 北京農業大學于1967年從農大45中系選育成。原雜交組合是小鵝186/農大17//早洋麥。冬性,中熟。稈較硬抗倒,穗大粒多,紅粒,分蘗力強,成穗率中等。耐寒,抗干熱風。抗條銹病,適應性廣。70年代最高種植面積達46萬公頃,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區及河北省東部,山西省中部、遼寧省旅大地區。
博愛7023 為河南省博愛農場于1970年從阿夫中系統選育而成。偏春性,中熟。莖稈粗壯,微帶蠟質。穗大,粒多,紅粒。抗條銹病,抗干熱風,落黃好,適應性廣。1980年種植面積達135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和江蘇、安徽兩省的淮北地區。
鄭引1號 原名Stl472/506,原產意大利,1965年引入。偏春性,中晚熟。半矮稈,耐肥抗倒。穗大,多花,紅粒,抗條銹病,輕感葉銹病、稈銹病和白粉病。1977年最大種植面積96.6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陜西省關中地區、甘肅省天水地區、山西省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東省南部和江蘇、安徽兩省淮北地區。
繁6 原四川農學院育成,雜交組合為ib01828/NP824/3/五一麥//成都光頭分枝麥/中農483分枝麥/4/中農28b分枝麥/ib01828//NP824鄺可夫。春性,早熟,耐遲播。半矮稈, 多花, 多粒,紅粒,灌漿快,籽粒飽滿,豐產性好,適應性廣。抗條銹病、散黑穗病和根腐病,感染白粉病和赤霉病。1980年在四川,貴州兩省種植面積約82萬公頃。
甘麥8號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于1964年育成,雜交組合為五一麥/阿勃。弱冬性,中早熟。莖稈粗壯,葉片較寬,穗大,粒多,紅粒。較抗條銹病,感染葉銹病和稈銹病。70年代最大種植面積達66.6萬公頃,為甘肅省春麥地區的主要推廣品種。
70年代較著名的品種還有北方冬麥區的泰山4號、濟南9號、農大139、昌樂5號:南方冬麥區的鄂麥6號、揚麥3號,揚麥1號,浙麥l號,晉麥2148:東北春麥區的克旱7號、克旱6號等。
80年代以來推廣的品種
綿陽11 四川省綿陽地區農業科學院研究所于1976年育成,雜交組合為70-5858/繁6。春性,早熟,半矮稈,莖稈粗韌,穗大粒多,紅粒,豐產性好。中抗條銹病,白粉病輕,適應性廣。1984年在四川省種植面積達147萬公頃。
百農3217 河南省百泉農業專科學校于1975年育成,雜交組合為阿夫/內鄉5號//咸農39/3/西農64選系2/偃大24。弱冬性,中早熟。莖稈細韌,有彈性。不易落粒。種子休眠期較短,成熟期遇雨易在穗上發芽。對條銹病中抗至輕感,感染葉銹病和白粉病。穗多,粒多,白粒,千粒重30~40克。1984年面積達147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山東、陜西等省。
濟南13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于1977年育成,雜交組合為歐柔//輝縣紅/阿勃。弱冬性,中晚熟,分蘗力強,成穗率偏低。抗條銹病,感染葉銹病和白粉病。白粒,千粒重45~50克。莖稈較硬,較耐肥,抗倒。1985年種植面積達135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河北等省。
克旱8號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克山農業科學研究所于1975年育成,雜交組合為克65f3-196-7/如羅(Rulofen)。春性,中晚熟。根系發達,抗旱性好,耐肥,不易倒伏。抗稈,葉銹病,根腐病輕,感染赤霉病和散黑穗病。紅粒,粒大飽滿,不易穗發芽,適應性廣。1986年面積達32萬公頃,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兩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同期較著名的品種還有北方冬麥區的偃師9號、山農輻63、宛7107,豐抗8號,小偃6號,魯滕1號;南方冬麥區的綿陽15、揚麥4號;東北春麥區的克豐2號、克豐3號等。
在中國生產上廣泛種植,利用時間較長,獲得顯著經濟效益的小麥品種。20世紀50年代以前,全國小麥生產上主要利用地方品種;50年代推廣地方良種和改良品種;50年代末到60年代原來生產上種植的品種,逐漸被新育成或新引進的良種所取代;70年代以來,先后又育成并推廣了一批增產潛力較大的豐產、抗病品種。
50年代推廣的品種
碧螞1號 原西北農學院于1947年育成, 1951年推廣,雜交組合為螞蚱麥/碧玉麥(Quality)。弱冬性,中早熟。稈較硬,耐肥,不易倒伏。抗條銹病和散黑穗病。白粒、質佳,種子休眠期短,適應性廣。1959年全國種植面積達600萬公頃,主要分布在黃淮冬麥區。
南大2419 中大2419、齊頭紅,為意大利育成品種蒙塔那(Mentana)的穗選群體,雜交組合是Rieti/Wilhelmina//akagomughi。前中央大學農學院于1932年引入,1939年確定適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春性,中早熟。穗大、粒多,豐產性好。口緊,不易落粒。抗條銹病和吸漿蟲,易感赤霉病。50年代大面積推廣,60年代初種植面積達467萬公頃以上。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安徽、四川,陜西、云南、貴州等省。
甘肅96 自美國引入品種,原名為ci 12203。雜交組合為Merit/Thatcher。1944年引入甘肅省。1952年開始推廣。春性,中熟,對光照反應敏感。稈較硬,耐肥,不易倒伏。抗稈銹病、條銹病,腥黑穗病和吸漿蟲。紅粒、口緊,不易落粒。抗旱性較差。50年代末種植面積為66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西北和東北春麥區。
碧螞4號 原西北農學院于1947年育成,1951年推廣,雜交組合與碧螞1號同。冬性比碧螞1號稍強,抗寒力較好,但適應性不如碧螞1號。1960年種植面積達110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山西、河北、陜西、江蘇、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區。
山農205 四川省萬縣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于1956年育成,組合為中農28/合川光頭。弱冬性,中早熟。莖稈矮壯,耐肥,抗倒伏力較強。較抗條銹病和散黑穗病。紅粒,軟質至半硬質。1966年種植面積53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四川省。
50年代較著名品種還有黃淮冬麥區的蚰子麥、螞蚱麥,平原50、商丘葫蘆頭、扁穗麥、徐州438等:北方冬麥區的農大183、農大36、華北187等:南方冬麥區的矮立多(arodito)、碧五麥(Quality)等;東北春麥區的合作2號,合作7號等。
60年代推廣的品種
濟南2號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用碧螞4號和早洋麥(early Premium)雜交于1960年育成。冬性,中熟。穗大,長方形,紅粒,千粒重36克左右。耐干熱風,抗條銹病,輕感葉銹病和稈銹病,適應性廣。60年代在黃淮冬麥區最大種植面積達150萬公頃,分布在山東省大部,河南省中北部,江蘇、安徽省的淮北地區及河北省中南部。
北京8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1962年育成,雜交組合同濟南2號。冬性,中早熟。穗紡錘形,白粒,千粒重35~38克。分蘗力強,屬多穗型品種。育成初期對條銹病、葉銹病免疫或高抗,較耐旱、耐瘠,抗干熱風,適應性廣。1973年種植面積達114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省。
石家莊54 原河北省糧食作物研究所于1964年育成,雜交組合同濟南2號。冬性,中早熟。根系發達,較抗倒伏,適應性廣。輕感銹病。白粒,光澤好,硬質。1972年種植面積達70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山東、陜西等省。
內鄉5號 河南省內鄉縣農民龔文生于1958年育成。雜交組合為南大2419/(碧玉麥+白火麥+白芒麥)。偏春性,中早熟。莖稈較粗,葉片較寬,穗大,粒大,白粒。抗條銹病,感染葉銹病。在黃淮冬麥區南部及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推廣,60年代種植最多年份面積達266萬公頃。
阿勃 原名為abbondanza,曾譯名阿勃旦薩,原盧意大利,1956年引進,雜交組合為autonomia/fontarronco。偏春性,中熟,莖稈粗壯,莖葉有蠟質。穗大多花,粒大,紅粒。抗條銹病,感染葉銹病、稈銹病,易感染赤霉病。60年代中后期最大種植面積達207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甘肅、湖北、河南、安徽等省。
阿夫 原名為funo, 曾譯名夫諾,為意大利品種,1956年引入,雜交組合為duecentodieci/damiano。偏春性,中晚熟。稈硬,耐肥.抗倒伏。抗干熱風。抗條銹病和散黑穗病,感染葉銹病、稈銹病和白粉病,易感立枯病。種子休眠期短。1977年種植面積達118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等省。
60年代推廣面積較大的品種還有農大3ll、蚰包、徐州14、鄭州24、雅安早、萬年2號、克群、克全、喀什白皮等。
70年代推廣的品種
泰山1號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于1969年育成,雜交組合為54405/歐柔。穗長方形,白粒。弱冬性,中熟。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層整齊。抗條銹病,綜合性狀好,適應性廣。1979年種植面積達374萬公頃,上要分布在山東、河南全部,山西、河北南部以及江蘇、安徽兩省的淮北地區。
豐產3號 原西北農學院于1971年育成,雜交組合為heine hvede/西農6028。弱冬性,中熟。莖稈較粗硬。穗長方形,穗大,成穗率高,白粒,飽滿度好。耐肥,耐旱,抗條銹病,適應性廣。1977年面積達186萬公頃,主要分布在陜西省關中,河南省大部及山西,河北、山東省南部地區。
北京10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臺種栽培研究所采用品種間復合雜交方法,于1965年育成。雜交組合為華北627/辛石麥//蘇聯早熟1號/華北672。冬性,中熟。穗大,多花,白粒。耐寒,抗干熱風,莖稈較硬抗倒,抗條銹病.感染葉銹病。70年代中期種植面積達54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北部與山西省中部。
東方紅3號 北京農業大學于1967年從農大45中系選育成。原雜交組合是小鵝186/農大17//早洋麥。冬性,中熟。稈較硬抗倒,穗大粒多,紅粒,分蘗力強,成穗率中等。耐寒,抗干熱風。抗條銹病,適應性廣。70年代最高種植面積達46萬公頃,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區及河北省東部,山西省中部、遼寧省旅大地區。
博愛7023 為河南省博愛農場于1970年從阿夫中系統選育而成。偏春性,中熟。莖稈粗壯,微帶蠟質。穗大,粒多,紅粒。抗條銹病,抗干熱風,落黃好,適應性廣。1980年種植面積達135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和江蘇、安徽兩省的淮北地區。
鄭引1號 原名Stl472/506,原產意大利,1965年引入。偏春性,中晚熟。半矮稈,耐肥抗倒。穗大,多花,紅粒,抗條銹病,輕感葉銹病、稈銹病和白粉病。1977年最大種植面積96.6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陜西省關中地區、甘肅省天水地區、山西省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東省南部和江蘇、安徽兩省淮北地區。
繁6 原四川農學院育成,雜交組合為ib01828/NP824/3/五一麥//成都光頭分枝麥/中農483分枝麥/4/中農28b分枝麥/ib01828//NP824鄺可夫。春性,早熟,耐遲播。半矮稈, 多花, 多粒,紅粒,灌漿快,籽粒飽滿,豐產性好,適應性廣。抗條銹病、散黑穗病和根腐病,感染白粉病和赤霉病。1980年在四川,貴州兩省種植面積約82萬公頃。
甘麥8號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于1964年育成,雜交組合為五一麥/阿勃。弱冬性,中早熟。莖稈粗壯,葉片較寬,穗大,粒多,紅粒。較抗條銹病,感染葉銹病和稈銹病。70年代最大種植面積達66.6萬公頃,為甘肅省春麥地區的主要推廣品種。
70年代較著名的品種還有北方冬麥區的泰山4號、濟南9號、農大139、昌樂5號:南方冬麥區的鄂麥6號、揚麥3號,揚麥1號,浙麥l號,晉麥2148:東北春麥區的克旱7號、克旱6號等。
80年代以來推廣的品種
綿陽11 四川省綿陽地區農業科學院研究所于1976年育成,雜交組合為70-5858/繁6。春性,早熟,半矮稈,莖稈粗韌,穗大粒多,紅粒,豐產性好。中抗條銹病,白粉病輕,適應性廣。1984年在四川省種植面積達147萬公頃。
百農3217 河南省百泉農業專科學校于1975年育成,雜交組合為阿夫/內鄉5號//咸農39/3/西農64選系2/偃大24。弱冬性,中早熟。莖稈細韌,有彈性。不易落粒。種子休眠期較短,成熟期遇雨易在穗上發芽。對條銹病中抗至輕感,感染葉銹病和白粉病。穗多,粒多,白粒,千粒重30~40克。1984年面積達147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山東、陜西等省。
濟南13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于1977年育成,雜交組合為歐柔//輝縣紅/阿勃。弱冬性,中晚熟,分蘗力強,成穗率偏低。抗條銹病,感染葉銹病和白粉病。白粒,千粒重45~50克。莖稈較硬,較耐肥,抗倒。1985年種植面積達135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河北等省。
克旱8號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克山農業科學研究所于1975年育成,雜交組合為克65f3-196-7/如羅(Rulofen)。春性,中晚熟。根系發達,抗旱性好,耐肥,不易倒伏。抗稈,葉銹病,根腐病輕,感染赤霉病和散黑穗病。紅粒,粒大飽滿,不易穗發芽,適應性廣。1986年面積達32萬公頃,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兩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同期較著名的品種還有北方冬麥區的偃師9號、山農輻63、宛7107,豐抗8號,小偃6號,魯滕1號;南方冬麥區的綿陽15、揚麥4號;東北春麥區的克豐2號、克豐3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