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鉆心蟲)
二化螟屬鱗翅目,螟蛾科,國內分布很廣,但以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的丘陵山區發生較重。寄主除水稻外,還有玉米、谷子、甘蔗、茭白、蘆葦及禾本科雜草。為害水稻,造成枯心、枯鞘、半枯穗、死孕穗、白穗和蟲傷株等癥狀。
[識別]
成蟲:體長10~15毫米,翅展20~31毫米,前翅近長方形。雌蛾前翅灰黃至淡褐色,外緣有7個小黑點,后翅白色。雄蛾體稍小,翅色較深,翅面有一些褐色不規則斑點,翅外緣也有7個小黑點,后翅白色。
卵:扁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漸變黃褐色,近孵化時為紫黑色。卵塊多為長帶狀,卵粒呈魚鱗狀排列,上蓋透明膠質物。
幼蟲:一般6齡,老熟時體長20~30毫米。頭部及前胸硬皮板黃褐色,胴部淡褐色,背面有5條紫褐色縱線。
蛹:初為黃褐色,腹部背面有5條棕色縱線,以后蛹變為紅褐色,縱線漸消失。
二化螟在我國一年發生1~5代,江蘇、安徽等地每年發生2~3代。以幼蟲在稻樁、稻草、茭白、玉米等根茬或莖桿中越冬。春季,老熟幼蟲可爬出為害麥類、油菜、蠶豆等莖桿,化蛹羽化時間不一致,常形成多次蛾峰。第一代幼蟲在5月下旬至6月份為害早稻和中稻,造成枯鞘、枯心;第二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為害中稻、單季晚稻,造成枯鞘、枯心苗,為害遲早稻,造成蟲傷株。第三代于9~10月份為害晚稻。成蟲夜晚活動,有趨光性,喜在高大、莖粗、葉色濃綠的稻田產卵,在分蘗期和孕穗期的稻田產卵較多,水稻生長前期,卵多產在葉片正面離葉尖3~7厘米處,圓桿拔節后,卵多產在離水面7~10厘米的葉鞘上。蟻螟先群集在水稻葉鞘內側為害,造成“枯鞘”,這是早期為害的重要標志。二齡后,開始分散蛀莖,造成枯心或白穗。老熟后,在稻莖基部或莖與葉鞘之間化蛹。它的蛀莖能力比三化螟強,侵入率和存活率以孕穗期及分蘗期最高,其他生育期也能蛀莖為害。二化螟抗寒力很強,且耐旱、耐淹。灌水時幼蟲可逃逸至田埂而不易被淹死。幼蟲抗高溫能力弱,30℃以上對其發育不利,在35℃以上,卵不能孵化,幼蟲多死亡。寄主作物種類多,尤其是茭白較多的地方,有利于其繁殖為害,雜交稻田,其發生量大。天敵對二化螟的自然控制能力較強,已知的寄生蜂有29種,一般的寄生率達40%以上,還有寄生蠅、寄生菌和線蟲等,與捕食性天敵,對其共同起抑制作用。
[防治]
(1)農業防治技術 ①處理茭白殘株、稻樁,清除田邊雜草;②在成蟲羽化之前處理完稻草,或于螟蛾羽化始盛期往稻草堆上噴藥;③選蟲源少的田或旱地作綠肥留種田;④早稻收割后,將稻草及時挑離稻田,曝曬數天,殺死稻草內大部幼蟲,同時將稻樁及時翻入泥下,灌滿田水,殺死稻樁內螟蟲。
(2)化學藥劑防治 2~3代區,應采取“狠治1代,挑治2代”的策略。第一代在水稻初見枯鞘時施藥防治,或在螟卵孵化高峰后3天施藥。防治指標和用藥種類可參見“三化螟”。
(3)生物防治技術 同三化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