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溝覆蓋,保持麥田良好墑情。播種時來不及開溝的田塊,應及時開好田溝,并結合開溝,對麥種(苗)進行補充覆蓋,既可以防止種子(根部)外露,失墑枯死,也能保證遇漬能排、遇旱能灌,給麥苗提供良好的土壤水分環境。有條件的地方,可在地表覆蓋農作物秸稈或稻糠、麩皮等,可起到較好的保墑、增溫和提高土壤有機質的作用,有利于麥種的出苗和生長。
二、補施肥料,促進苗情轉化。遲播、搶播必然影響麥苗的冬前生長和基肥的正常施用,從而造成冬前麥苗瘦弱,分蘗不足,春后土壤缺肥,將嚴重影響產量的形成。對于基肥施用不足的或者播期偏遲的田塊,應早施分蘗肥,促進苗情轉化。分蘗肥可在越冬期結合臘肥施用,臘肥宜選用優質的腐熟有機肥,每畝用量3方左右。未施臘肥或臘肥施用量偏少的田塊,如苗情較差,應將春季的追肥時間適當提前,于返青期每畝施用4-5公斤尿素。
三、中耕。中耕具有破除板結、鋤草、保墑防旱、提高地溫、促進生長以及控制旺長等多種功效。降雨、灌溉后以及早春季節,如人力允許都應對小麥進行中耕。特別是晚播小麥更應該及時行淺中耕劃鋤,劃鋤時要防止鋤斷根系和掩埋麥苗。
四、合理灌溉。我省小麥播種后至返青拔節前,一般不需要進行灌溉。但在天氣持續干旱、土壤墑情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應積極抗旱灌溉,保證麥苗生長健壯。有條件的地方,高產田塊可灌溉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和高產群體的形成。
五、注意防止旺長。播量偏大、冬季氣溫偏高容易造成一部分田塊出現旺長過苗的問題,不僅不利于幼穗發育,造成穗小粒輕,還加大了倒伏、凍害的危險,對于這部分田塊,應積極采取田管措施,控制旺長。冬前可進行鎮壓、深中耕,中耕深度可達10厘米左右;起身期采用麥業豐、矮壯素、多效唑等藥劑進行化控;并控制肥水的施用,春季追肥時間應推遲到拔節、孕穗期。
六、抓好病蟲草害的防治。出苗后,應抓緊利用冬前的溫暖天氣,進行化學除草,以防春后雜草基數過大防除困難。闊葉雜草可選用使它隆、巨星或好事達等藥劑防除,禾本科雜草宜選用驃靈、驃馬等藥劑防除,冬前除草最佳時間為小麥3-5葉期。蟲害、病害也應根據預測預報,及早防治。其中病害重點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赤霉病應狠抓揚花始期的施藥保護,每畝用80%多菌靈超微粉100克或40%多菌靈膠懸劑150 毫升加水40公斤均勻彌霧,噴藥后如遇持續高溫高濕天氣,隔5-7天應再噴一次。白粉病當病葉率達到10%時,可用20%粉銹寧乳劑每畝50毫升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每畝75克對水60-80千克噴霧。
二、補施肥料,促進苗情轉化。遲播、搶播必然影響麥苗的冬前生長和基肥的正常施用,從而造成冬前麥苗瘦弱,分蘗不足,春后土壤缺肥,將嚴重影響產量的形成。對于基肥施用不足的或者播期偏遲的田塊,應早施分蘗肥,促進苗情轉化。分蘗肥可在越冬期結合臘肥施用,臘肥宜選用優質的腐熟有機肥,每畝用量3方左右。未施臘肥或臘肥施用量偏少的田塊,如苗情較差,應將春季的追肥時間適當提前,于返青期每畝施用4-5公斤尿素。
三、中耕。中耕具有破除板結、鋤草、保墑防旱、提高地溫、促進生長以及控制旺長等多種功效。降雨、灌溉后以及早春季節,如人力允許都應對小麥進行中耕。特別是晚播小麥更應該及時行淺中耕劃鋤,劃鋤時要防止鋤斷根系和掩埋麥苗。
四、合理灌溉。我省小麥播種后至返青拔節前,一般不需要進行灌溉。但在天氣持續干旱、土壤墑情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應積極抗旱灌溉,保證麥苗生長健壯。有條件的地方,高產田塊可灌溉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和高產群體的形成。
五、注意防止旺長。播量偏大、冬季氣溫偏高容易造成一部分田塊出現旺長過苗的問題,不僅不利于幼穗發育,造成穗小粒輕,還加大了倒伏、凍害的危險,對于這部分田塊,應積極采取田管措施,控制旺長。冬前可進行鎮壓、深中耕,中耕深度可達10厘米左右;起身期采用麥業豐、矮壯素、多效唑等藥劑進行化控;并控制肥水的施用,春季追肥時間應推遲到拔節、孕穗期。
六、抓好病蟲草害的防治。出苗后,應抓緊利用冬前的溫暖天氣,進行化學除草,以防春后雜草基數過大防除困難。闊葉雜草可選用使它隆、巨星或好事達等藥劑防除,禾本科雜草宜選用驃靈、驃馬等藥劑防除,冬前除草最佳時間為小麥3-5葉期。蟲害、病害也應根據預測預報,及早防治。其中病害重點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赤霉病應狠抓揚花始期的施藥保護,每畝用80%多菌靈超微粉100克或40%多菌靈膠懸劑150 毫升加水40公斤均勻彌霧,噴藥后如遇持續高溫高濕天氣,隔5-7天應再噴一次。白粉病當病葉率達到10%時,可用20%粉銹寧乳劑每畝50毫升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每畝75克對水60-80千克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