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在各稻區均有發生。得病的稻穗,空秕率上升,千粒重下降,碎米增多,影響產量(一般減產5%—10%)和質量,大量食用對人的健康也有一定影響。
發病癥狀 水稻主要在抽穗揚花期感病,病菌危害穗上部谷粒。發病粒在穎殼的合縫處露出淡黃綠色的小菌核,菌核膨大后包裹全穎殼;呈黑綠色,表面光滑,最后龜裂,散出黑綠色粉末。
發病條件 (1)在水稻破口、始穗、揚花期多雨寡照,相對濕度過高極有利于稻曲病侵染發病。病菌在氣溫24—32℃發育良好,最適溫度為28℃。低于12℃,高于36℃不能生長。(2)不同水稻品種發病程度有很大差別,一般緊穗型或晚熟品種易發病,而散穗型早熟品種發病輕。(3)不同施肥方法發病不同,在相同施肥量條件下,隨著穗肥量的增加,病情加重。另外,偏施氮肥,深水灌溉,田間水層落干過遲發病重。
防治措施 (1)選擇抗病品種,建立無病種子田。(2)改進栽培措施,做到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防止氮肥遲施、過量,穗肥偏多,水層過深。提倡稀植,少苗壯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搞好秋翻地,把病原菌深埋在土壤中。(3)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種48—72小時,進行種子消毒。在水稻抽穗前7—10天,每畝用6%多菌酮粉劑1.5—2千克或用DT殺菌劑150克,對50千克水噴霧,防治效果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