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環腐病是一種常見病,但因該病薯塊癥狀特別是外部癥狀不明顯,一是易造成切種感染;二是經貯藏期病情發展,常大量腐爛,致使病源充足。在生產上常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催芽過程中即爛種;播種后不出苗;出苗后枯死;形成病株、結薯少、薯塊小、種薯爛掉,造成缺苗短壟嚴重。
該病屬細菌性病害,在土壤中存活期短,主要在薯塊中越冬,可隨病薯遠距離傳播,屬種傳性病害,只要種薯不帶病,田間就不會出現病株。因此播前防治至關重要。
防治措施 自繁,收獲時要邊收邊剔除病薯;塊莖收獲后,先放在通風場所攤放2~3周,以使薯塊進入熟休眠階段。氣溫穩定在0℃時入窖,入窖前對種薯嚴格復選、剔除病爛薯,機械損傷、蟲傷、受淹的,受冷害的薯塊。貯藏,選擇避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貯藏期間保證通風透氣,
選用適合當地種植的抗病品種,如魯引1號、鄭薯4號、克新1號、烏盟684、697、715等。
提倡小整薯播種,先整薯催牙后切,切刀嚴格消毒。小整薯生命力強,抗病性好,同時避免環腐病菌等交叉感染,也避免切面愈合不好和腐生菌的入侵。生產上提倡優先選用小整薯作種薯。需切薯時提倡先整薯催芽,播前現播現切,以避免切面與切面長時間接觸。催芽前嚴格挑選、剔除病薯。切薯時每人盡可能多準備切刀,切刀先進行必要的酒精或火焰消毒,切時觀察切面,發現切面有維管束變為乳黃色至黑褐色時,首先剔除病薯,再換切刀,切前先把切刀放入50毫克/升的硫酸銅溶液中浸泡10分鐘以上。
草木灰拌種 切面撒一層草木灰,既保持切面干燥,防治病菌,又增施了鉀肥,抗旱、抗寒。
穴施藥劑 每穴均勻撒入50毫克/公斤的硫酸銅毒土50克。
配方施肥壟作栽培,增施有機肥,氮、磷、鉀配比約為2.5∶7∶4.5,磷肥使用過磷酸鈣,以補充鈣元素;起壟種植,增強植株的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