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田是水稻水漿管理上的重要環節,是控制無效分蘗生長,促進有效分蘗生長,為壯稈大穗打基礎的重要技術措施。目前我省大面積水稻田均處于擱田適期,應抓住有利時期適時適度擱田。
一、擱田時期
一、擱田時期
通常在水稻無效分蘗期至穗分化初期擱田,各水稻類型間有差異,一般擱田從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前一個葉齡開始至倒三葉末期這段時間內進行。如果夠苗過早,在有效葉齡期前全田莖蘗數即達到適宜穗數就要立即擱田,這就是所說的“苗到不等時”,這種稻田要適當重擱。如果稻田群體發得不足,遲遲不能夠苗,可以適當推遲擱田,但一般到了10-11葉期無論如何都要擱田,這就是所說的“時到不等苗”,這種稻田要適當輕擱。擱田都要求在倒三葉末期結束,進入倒二葉期時田間必須復水。擱田期確定還要與肥料施用情況相結合。在適宜施肥總量下,基蘗肥施用比例大的,如占總施肥量70-80%,要提早到田間總苗數達到適宜穗數60-70%時擱田;基蘗肥施用比例小的,如占總施肥量40-50%,可以推遲到田間總苗數占適宜穗數80-90%時擱田。
二、擱田程度
不宜一次重擱,應采取分次輕擱的方法。分次輕擱能有效抑制無效分蘗發生,促進根系下扎,培育受光良好的健壯株型,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強根系活力,為結實期物質積累打下基礎。分次輕擱就是每次烤田4-5天,當5厘米土層含水量達最大持水量70-80%時復水。對有4個伸長節間的早稻,擱田應在倒五葉至倒三葉初期進行,擱田葉齡少,可一次輕擱;對有5個伸長節間的中稻,在倒六葉至倒三葉露尖時擱田,擱田葉齡多,可輕擱2-3次;對有6個伸長節間的晚稻,在倒七葉至倒三葉露尖時擱田,擱田葉齡多,可輕擱3-4次。總之,擱田葉齡多要多次輕擱,擱田葉齡少要少擱、輕擱。擱田程度還要看稻田土質、地勢,通常堿性土、黃泥土和地勢高爽的稻田要輕擱,而黏土、地勢低洼的稻田可重擱。擱田時可在田塊四周開排水溝,把田中間的水排出。擱田指標達到與否,要以田中間土壤濕度為準,以人踩不陷腳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