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溝理墑 經過凍融交替和雨雪侵蝕,田間溝系易出現坍塌淤堵現象,必須盡早做好清淤疏通工作。同時,麥田可以利用溝泥覆蓋,油菜田可以通過清溝培土壅根,防凍保苗。
麥田因苗因土鎮壓 苗期及冬季對麥田鎮壓,可使地溫升高1~1.5℃,表土相對含水量增加10%,同時增加分蘗和次生根。在冬季干旱條件下對麥田鎮壓比灌溉更有效,但要因苗因土制宜。對已發生嚴重凍害的麥苗輕鎮壓,避免對麥苗造成過多的傷害;對因秸稈全量還田導致土壤過于松軟的地塊重鎮壓。凡是稻草淺旋還田、播后尚未鎮壓的麥田,都應在冬季突擊鎮壓,這樣能抗旱提墑、保溫防凍。
油菜田覆蓋稻草、有機肥 在油菜行間、棵間覆蓋稻草及土雜灰、人畜糞等有機肥,能減少土壤水分散失,增強保墑保溫能力,起到防凍保苗的效果。
春季(返青拔節期)田管措施
3~5葉期增施促蘗肥 麥田基肥不足時,一般在冬前麥苗3~5葉期施用壯蘗肥或平衡肥,而不提倡施用臘肥和返青肥。但本年度因晚播麥苗葉齡進程緩慢,少數田塊直到1月份才達到3~5葉期,或因干旱和凍害缺苗少苗,到2月仍達不到穗數苗的1.2~1.5倍,需要趁濕(雨雪或灌溉)每畝增施5~7.5公斤尿素,促進生長、促蘗生根。
早春日均溫在3℃以上時及早灌水抗旱 密切注意返青前天氣狀況,特別是降雨(雪)情況。如果旱情持續,則應在早春天氣回暖至日平均氣溫在3℃以上時及早灌水抗旱。掌握冷尾暖頭、夜凍日消時,采用噴灌或溝灌洇水方式,速灌速排、晝灌夜排。久旱后不能漫灌,防止造成表土層板結嚴重影響作物生長。
日均溫在5℃以上時化除 春季對草害達標(禾本科雜草每平方米450株、闊葉雜草每平方米90株以上)田塊及時化除,控制雜草危害。在小麥拔節前,掌握冷尾暖頭,日均溫穩定在5℃以上、用藥后7天內不遇到0℃以下霜凍低溫時噴藥。選準藥劑搶晴用藥,以提高藥效,避免產生藥害。防除麥田闊葉雜草,如以豬殃殃、繁縷、大巢菜、薺菜等為主的田塊,每畝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如使它隆、闊草隆)50毫升或75%苯磺隆可濕性粉劑(如巨星、麥樂樂)1~1.5克;對單、雙子葉雜草混生的田塊,每畝用6.9%精唑禾草靈水乳劑(如驃馬、威霸)50毫升加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在雜草3葉期前后用藥。油菜田禾本科雜草,選用高效氟吡甲禾靈(高效蓋草能)或精吡氟禾草靈(精穩殺得)等防除;豬殃殃、牛繁縷等闊葉雜草,選用草除靈(如好實多、高特克)防除,或者結合春季中耕人工拔除。
對旺長苗化控防倒 對早播早發、生育進程快、葉長苗高、苗數過多(超過預期適宜穂數2倍以上)的田塊,在拔節前(最好在起身期前)施用矮壯素、多效唑等抑制生長的調節劑及其混配劑(如矮苗壯、矮壯豐等),縮短基部第一節間長度,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拔節前未能及時化控,并且高峰苗偏大的田塊,可以在抽穗初期(破口期)噴施“勁豐”或乙烯利等生長調節劑,通過縮短穗下節間長度、降低株高和植株重心來提高抗倒伏能力。
拔節初期適時防治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一般侵染莖節基部,應掌握在拔節初期對病株率達20%的田塊及時用井岡霉素、己唑醇、戊唑醇等藥防治。大劑量、大水量潑澆或噴霧,以提高防治效果。
適時普施、重施小麥拔節孕穗肥和油菜薹花肥,促進大穗大粒,防止脫力早衰 小麥拔節肥掌握在倒3葉期,即葉色褪淡、高峰苗下降、基部第一節間基本定長、第二節間開始伸長時施用,群體不足的弱苗田適當提前施用,群體偏大的旺苗田適當推遲施用,一般淮南地區在3月上中旬施用,淮北地區在3月中下旬施用,每畝施純氮4~5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鉀5~6公斤,以施用復合肥加尿素,或專用配方肥為宜。對于高產創建小麥田和中強筋小麥田,在劍葉露尖至破口期施孕穗肥,每畝施純氮3~4公斤,以尿素為宜。沿江沿海地區弱筋小麥基地應遵循“控氮前移”原則,在倒3葉期一次性施用拔節肥,不提倡施孕穗肥,以確保弱筋品質。對長勢正常的高產油菜田,在植株開始落黃、薹高25~30厘米時重施薹肥,每畝施純氮5.5~7.5公斤、氧化鉀3.5~4.5公斤,油菜開花初期再補施純氮2公斤,防止早衰。對大多數越冬期生長量不足、早春施過一次蕾薹肥的油菜田,在抽薹后酌情適量施第二次薹肥,兩次薹肥總施氮量占一生總施氮量30%~40%。對前期未施用硼肥或易缺硼的田塊,每畝增施速效硼肥或硼砂0.25公斤,防止“花而不實”。
提前預案,及時補救,防止可能出現的春季倒春寒凍害 在倒春寒低溫過后2~3天調查幼穗受凍程度,對幼穗凍死率超過10%以上的麥田及時施恢復肥。幼穗凍死率在10%~30%的麥田,每畝施尿素5公斤;幼穗凍死率超30%的麥田,每遞增10個百分點每畝增施尿素2~3公斤,上限值不超過15公斤,以爭取動搖分蘗和后生高節位分蘗成穗,挽回產量損失。油菜蕾薹期遇倒春寒凍害,視苗情長勢每畝補施5公斤尿素促恢復。初花期結合菌核病防治進行肥藥混噴,促進角果籽粒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