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地膜覆蓋馬鈴薯生產的播種季節,為能夠保質保量搞好馬鈴薯生產,特提出以下技術措施,供廣大薯農參考。
整地保墑
結合這次雨雪土壤比較潮濕的時機,抓緊進行土壤耕作。為減少土壤墑情損失,最好做到一次性把地整好,即將有機肥等基肥撒施后旋耕耙平。對降水量少土壤仍然干旱的地區,需要先灌水造墑,然后整地。
種薯包衣
種薯包衣的目的是消滅種薯表面所攜帶的病原菌,以及減少土傳病蟲害的發生,還可通過在包衣劑中添加營養物質來改善種薯的營養狀況,促進出苗和生長。在此介紹一種種薯包衣劑配方:適樂時(咯菌腈)10ml、農用鏈霉素3克、高巧(吡蟲啉)20ml、磷酸二氫鉀5克、尿素5克、過磷酸鈣5克,對水1公斤(過濾掉雜質)均勻地噴施在100公斤種薯上晾干藥液后切塊催芽。
催芽
種薯表皮藥液干爽后就可進行切塊催芽了。催芽是確保出苗快、出苗整齊提高產量的有效技術措施。催芽的適宜溫度是18~22℃,適宜的環境濕度(空氣濕度)為85%相對濕度,但塊莖表面不能結成水滴,否則易導致種薯腐爛。簡單方便的催芽方法,是將切好的薯塊放在筐里,用麻袋或草苫等覆蓋,置于大棚等溫暖之處即可。催芽大小以3厘米左右長為宜。播種前2~3天讓幼芽見光變綠,然后播種。
施肥
施肥時期包括基肥、種肥和追肥。基肥包括土雜肥、顆粒有機肥和化肥,于整地時撒施地表,然后整地;種肥以化肥為主,也可添加一部分顆粒有機肥(或腐熟好了的豆餅)等。種肥于播種時撒施于溝內;追肥以化肥為主,與幼苗發棵期施用。肥料的施用量與土壤類型及肥力關系較大,中等肥力的土壤的施肥量是有機肥2~3方/畝,含鉀量20%左右的三元復合肥100~150公斤/畝,尿素10公斤/畝。1/3復合肥作基肥、1/3作種肥、1/3作追肥,尿素1/2作種肥,1/2作追肥。
播種方法
1、播種密度
地膜覆蓋栽培適宜密度為5000~5500株/畝。宜采用單壟雙行種植方式,即壟距90厘米,兩行之間的行距20~25厘米,株距27~30厘米。
2、播種深度及方法
播種時先按壟距開深5~7厘米、寬20~25厘米的淺溝后撒施種肥并與土壤拌勻,然后在溝內澆小水,水滲下去以后播種。播種時不要種芽朝上或朝下,最好的方法是將種芽順壟溝方向平行貼近溝底。播種后用機械或人工培土起壟。培土深度(種薯以上)達到10~12厘米,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淺。培土過深會使得土壤升溫慢,加上土層厚而導致出苗期延長,影響植株生長。因此培土深度一般不要超過15厘米。注意要把壟培成方形的,不能培成尖頂壟,否則將來薯塊會“拱出”地面而使之見光變綠。
3、噴除草劑和覆蓋地膜
培壟后首先在壟面上噴施除草劑,以減少雜草的生長。可選用以下除草劑。
(1)24%果爾乳油40—50mL對水60kg均勻噴灑土表,果爾為觸殺型除草劑,噴藥要均勻周到,噴藥后不要破壞藥膜層,施藥劑量要準確。
(2)33%施田補乳油150—200mL,對水40—50kg均勻噴灑土表。噴藥后要趁壟面潮濕馬上覆蓋地膜,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除草劑的功效。覆蓋地膜時要求做到地膜緊貼地面,膜下不能有土坷垃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