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產(chǎn)100kg小麥籽粒,需要氮3kg左右、磷1.0~1.5kg、鉀2.5~3.1kg。小麥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養(yǎng)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從分蘗到越冬,這一時期的吸氮量占總吸收量的13.5%,是群體發(fā)展較快時期;另一個是從拔節(jié)到孕穗,這一時期吸氮量占總吸收量的37.3%,是吸氮量最多的時期。對磷、鉀的吸收,一般隨小麥生長的推移而逐漸增多,拔節(jié)后吸收率急劇增長,40%以上的磷、鉀養(yǎng)分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
小麥雖然吸收鋅、硼、錳、銅、鉬等微量元素的絕對數(shù)量少,但對小麥的生長發(fā)育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麥苗期和籽粒成熟期,應增強鋅營養(yǎng);錳對小麥的葉片、莖的生長影響較大;硼主要分布在葉片和莖頂端,缺硼的植株生育期推遲,雌雄蕊發(fā)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最后枯萎不結(jié)實。
小麥施肥技術
基肥的施用。"麥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礎"。對于土壤質(zhì)地偏黏,保肥性能強,又無灌水條件的麥田,可將全部肥料一次施作基肥,俗稱"一炮轟"。具體方法是,把全量的有機肥、2/3氮、磷、鉀化肥撒施地表后,立即深耕,耕后將余下的肥料撒到垡頭上,再隨即耙入土中。對于保肥性能差的沙土或水澆地,可采用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分次施肥方法。即把2/3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鉀肥、有機肥作為基肥,其余氮肥作為追肥。施種肥是最經(jīng)濟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畝作尿素2~3kg,或過磷酸鈣8~10kg,也可用復合肥10kg左右。
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種。作基肥時,由于用量少,很難撒施均勻,可將其與細土摻和后撒施地表,隨耕入土。用鋅、錳肥拌種時,每千克種子用硫酸鋅2~6g、硫酸錳0.5~1g,拌種后隨即播種。
追肥的施用。巧施追肥是獲得小麥高產(chǎn)的重要措施。追肥的時間宜早,多在冬前追施,常有"年外不如年里"的說法。追施肥料大都習慣追施氮肥,但當基肥未施磷肥和鉀肥,且土壤供應磷、鉀又處于不足的狀況時,應適當追施磷肥和鉀肥。對于供鉀不足的高產(chǎn)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對供肥充足的麥田,切忌過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時間不宜偏晚,否則,易引起貪青晚熟,招致減產(chǎn)。
根外噴肥。根外噴肥是補充小麥后期營養(yǎng)不足的一種有效施肥方法。由于麥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隨著生育期的推進日趨降低。因此,若小麥生育后期必須追施肥料時,可采用葉面噴施的方法,這也是小麥增產(chǎn)的一項應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