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里的水綿絮狀物群體壓纏幼苗,使幼苗遲發,死苗或獨株無分蘗;降低水溫,當水綿覆蓋面積達到30%時,能降低水溫2-3℃;當水綿在稻田中大量發生時,施入的肥料無法落入水稻根部,并與水稻爭水爭肥、爭生長空間。水綿發生嚴重的稻田,水稻的株高降低,葉片落黃,減產30%左右。
一、水綿特性
一、水綿特性
水綿屬于星接藻科1年生水生綠藻植物,以絲狀體斷裂再生或行接合生殖,由孢子萌發成新的個體,隨水傳播。水綿生命力和繁殖力極強,喜肥,尤其在磷肥施用量大的條件下生長旺盛,繁殖速度加快。土壤pH值7.5左右的鹽堿穩靜水面水綿生長最為適宜。一般在春季稻田灌水后,5月中旬開始發生,6月上旬隨著氣溫升高及田間磷肥和有機肥肥效的發揮而迅速繁殖和危害。
二、發生規律
干旱少雨、水資源缺乏、灌溉經常使用循環水或只灌不排的田塊易發生水綿危害,灌排水渠中的水綿孢子和絲狀體會隨水流入稻田繁殖。上年水綿高發的田塊殘存大量水綿群體,來年灌水后會大量復發。水質惡化,高量施用磷肥,形成肥水能促進水綿發生。導致水綿大發生的情況有:⑴長期積水的低洼靜水稻田,排水不良,水質惡化的稻田。⑵大量施用含磷肥料,形成肥水的稻田。⑶上年水綿高發生的稻田。
三、防治方法
⑴科學施肥,氮、磷、鉀合理配方。⑵合理灌排水,采用淺、干、濕灌溉方法。⑶人工打撈,水綿在田間形成少量片狀時,先人工撈出,剩余的水綿絲狀體雖已斷裂,但其吸肥能力極強,很快繁殖形成新的群體,但斷裂的絲狀體傷口接觸藥液,會使水綿很快中毒死亡,所以打澇后應及時施藥防治。⑷化學防治,每畝用26%水綿凈可濕性粉劑65克,在水稻插秧后15天,水綿處在“塊狀期”施藥;7月份以后在水綿“被狀期”每畝用藥量100克,拌肥或拌細土撒施,切不可用干土,施藥后田間保持水層4-6厘米5-7天。病弱苗或漏水田禁用水綿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