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8月份,因高溫多雨,許多日,光溫室(冬暖大棚)休閑起來。為提高其利用率,進一步增加經濟效益,近兩年來,我處利用夏閑這段時間,在日光溫室進行草菇的大面積種植開發,獲得了成功,平均667平方米產草菇3200千克,收入達到9600余元。現將有關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菌種選擇與制種 經過幾個菌種的試驗比較,我們選擇了V35這一草菇品種。它屬于高溫型的恒溫結實菇類,菌絲的生長適溫為32~35℃,出菇適溫為30~35℃,最低溫度應高于23℃。我們把買來的管裝一級菌種接種到有裝有煮熟麥粒的瓶子中,恒溫25~28℃,經過20天,培養成二級菌種;然后再接種到袋裝棉籽殼中發菌,經過15天,菌絲發滿,顏色呈灰白或黃白色即為三級菌種,生產中我們種植的為三級菌種。
2.栽培適期 草菇播種過早,溫度低不利于生長,同時前茬菜未結束;播種過晚,影響秋冬茬蔬菜生產。實踐表明,煙臺地區以6~8月份栽培較適宜。具體做法是:冬春茬蔬菜生產結束后,進行清園,清除田內枯株落葉后,進行大棚消毒,可用硫磺熏蒸,同時,用敵敵畏或敵百蟲處理土壤。
3.栽培料處理
栽培料為麥秸或麥糠以及石灰。栽培料要新鮮、干燥、無霉變,用前曝曬2~3天,然后按100千克麥糠10千克石灰的比例,充分拌勻后放入水池中,水要淹沒栽培料。此時,池中溶液的pH值約為14左右,上部用塑料薄膜蓋嚴,經過24~36小時的充分浸泡后,撈出即可。
4.栽培方式
4.1整畦 畦為南北向,寬1米,長視棚寬而定,畦深8~10厘米,畦間距30~50厘米。挖畦的土暫放在畦埂上。
4.2鋪料 浸泡好的培養料在畦內鋪成龜背形,也可鋪成波浪形,料壟厚15厘米,兩邊料厚5~8厘米,用料15~20千克/平方米。
4.3播種與覆土 把培養好的菌種掰成1~2厘米見方小塊,采用穴播的方式,穴間距8~10厘米,把菌種均勻播入1厘米深的料中,每穴播菌種10~15克,然后把畦埂上的土覆在培養料上。不可用黏土和沙土,不能過干過濕,覆土以手握成團,落地地即散的沙壤土為好。覆土厚度為:料壟厚1厘米,料溝厚3~5厘米,然后用直徑2厘米消過毒的木棍打眼通氣,眼間距10厘米,打眼深度以打通料為宜。
5.覆土后的管理
5.1溫度 播后1~2天,料溫可達到40℃,通過揭膜降溫,使料溫保持在35~38℃,棚內氣溫保持在35℃左右。
5.2濕度 播后3~4天,菌絲基本發滿,由于通風棚內空氣濕氣不足時,可噴1次2%石灰水。方法是:噴頭向上,使霧滴自然下落,噴水溫度要與棚溫一致或略高。出菇期的空氣相對濕度要求90%以上,不足時,同樣可以向空中噴水或向畦間灌水來增加濕度,要輕噴勤噴,但不可直接向料上噴水,尤其不要向菇蕾噴水。
5.3通風 菌絲生長期,每天中午通風15~20分鐘,子實體生長期,每天通風2~3次,每次20分鐘。
5.4光照 棚上要覆蓋草苫,光線以散射光為宜。
5.5蟲害防治 害蟲主要有螨類、菇蠅和金針蟲等,可在鋪料前用90%敵百蟲700~800倍液處理土壤或用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6.適時采收
一般情況下,草菇從種到現蕾為5天,到采收為10天,三潮菇采收結束需30天左右。采收過晚,子實體開苞失去商品性;過早,影響產量。生產上一般在草菇由基部較寬、頂部稍尖的寶塔形變為卵形,菇體飽滿光滑,手捏略感變軟,顏色由深變淺,包膜未破裂,菌蓋、菌柄沒有伸出時采收最好。出菇期通常每天早、中、晚各采收1次。由于草菇呈叢生狀,并且子實體大小不等,所以,采收時要用長把小刀,右手拿刀,左手按住子實體,將小刀從基部旋轉一下即可采下,這樣,不影響周圍菇蕾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