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即菌體選用。優良菌株是高產的首要條件,而且優良的菌種生命力強,對基質的分解能力強,菌絲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成菇率高。
選擇抗逆性強、產量高、單生或雙生、鱗片少、顏色純白的菌株。
二、適,即適時栽培。雞腿菇屬中溫型菌類,出菇溫度在15℃~28℃。可利用大棚、拱棚等設施,在春秋兩季栽培。一般秋季8月初到9月底栽培、春季1月初到3月初栽培。
三、配,即配方合理。酒糟含有少量對菌絲生長有害的乙醇、活性酵母菌等,酸度較大,pH值大約在3~5之間。選用新鮮酒糟作主料。①酒糟50%,棉皮30%,麩皮8%,石灰8%,石膏2%,過磷酸鈣1%,碳酸氫銨1%。②酒糟39%,玉米芯39%,米糠10%,石灰8%,石膏2%,過磷酸鈣1%,碳酸氫銨1%。③酒糟90%,石灰8%,石膏1%,碳酸氫銨1%。
四、制,即制培養基。將石灰、石膏、碳酸氫銨直接拌入酒糟中,然后將棉皮、玉米芯等充分拌勻,調節pH值為9~11。堆積5~8小時,攤開晾涼、裝袋播種。
五、播,即播種發菌。選用25厘米×35~50厘米規格的聚乙烯袋,采用層播法,播種量為15%左右。中間緊貼塑料袋內側擺放1~2層菌種,袋兩頭的菌種均勻攤開,裝完袋后在菌種塊上用鐵釘打眼、通氣。發菌時,根據氣溫決定菌袋碼放層數。發菌期溫度為13℃~28℃,最適19℃~23℃。25天左右即可滿袋。
六、栽,即做畦栽培。根據菇棚的大小在棚內南北向做畦。兩畦為一組,組距50~60厘米,同組單畦間距30厘米,畦寬1.2~1.3米,下挖15~20厘米,灌上底水,水滲后,畦寬撒些石灰或草木灰。把經一段后熟期的菌棒去袋,長袋臥埋、短袋立埋于畦內。覆上一層厚為3厘米處理(殺蟲、滅菌、堆制)過的菜園土,用水管噴一次重水、再補土,整平畦面,最后在畦上拱小棚,以保溫保濕,注意通風換氣,等待出菇。
七、管,即出菇管理。10天左右,土層表面長出氣生菌絲,此時要加大通風與噴水量。噴水時要少噴、輕噴,出現菇蕾時避免直接噴水,應向過道或墻上噴水,以提高空間濕度,噴水后加強通風。在噴水上要掌握“菇蕾期禁噴(于菇體上),空間勤噴;幼菇期(菌柄分化)酌噴,保持濕潤;成菇期(完全分化)輕噴”的科學用水方法。并避免直射光照射,否則影響菇體色澤。
八、收,即分批采收。當子實體長至七成熟、菌蓋尚緊包菌柄時采摘質量好、產量高。采收過晚,子實體易自溶,失去商品價值。采收后,要及時銷售或加工(雞腿菇一般采收后兩天就張開傘,不及時處理會失去商品價值),并清理畦面,勿留殘菇和老化菌根,每天向畦面噴“保持水”,保持土壤濕潤,并蓋拱棚以利保濕、養菌。直至下茬菇出現,一般可采收4~5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