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大蒜采用雙層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具有提高產量,提早上市,增加效益的作用。特別是采用雙膜覆蓋栽培模式,與單膜覆蓋能增加效益20%左右。下面,介紹一下有關的栽培技術要點。
一、選擇優良品種 選擇豐產性好、抗病力強的白皮類大蒜品種。如山東冠縣大蒜,這是山東省的一個優良地方大蒜品種,也是一個重要的出口品種,每個蒜頭有7-8瓣,外皮稍帶紫紅色,皮薄,蒜瓣肥大,辣味濃,品質好,屬于有薹種。生長健壯,耐寒性強,抽薹率高,耐貯藏,適于秋栽。
二、適期播種 大蒜必須適期播種,春蒜播種在適期內應盡可能提早,這樣可以延長本來比較短促的生長期,在土壤正處于日融夜凍時,就應抓緊進行,頂凌整地播種。播種過晚,由于溫度過高及生長期不夠,生長點不能通過春化階段,容易形成獨頭蒜。
三、整地施肥 大蒜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沙壤、壤土和夜潮地都可以栽植,但以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為好。在這樣的土壤上種植大蒜,根系發達,返青早,抽薹早,蒜頭大,而且辣味濃香,起蒜容易。精細整地,增施有機肥,對提高大蒜產量改善品質具有重要意義。精細整地,種植大蒜的地塊需要深翻細耙,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和土壤養分的轉化,有利于根系的發展和鱗莖肥大。大蒜地耕深一般是20-30厘米。上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早耕翻曬壟,活化土壤。施足底肥。由于覆蓋地膜,在大蒜生長期間不宜追肥,因此,在播種前應結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底肥,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餅肥80公斤、尿素50公斤、磷肥8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25公斤、硫酸鋅1.5公斤。
四、播種蓋膜 選擇個頭大、蒜瓣大而整齊、蒜瓣硬實、顏色潔白而新鮮的蒜頭作種。一般要求蒜瓣百粒重400克以上,當地溫穩定在18-19℃,即可播種。播種要求行距在15厘米左右,株距掌握在6-8厘米,開溝深度為10厘米,將種瓣排在溝中,并使其保持直立,一般地塊每畝栽植4萬株左右為宜,否則密度過大,蒜頭變小,影響到商品性。然后,覆土蓋雙層膜。覆膜時,要求地膜在畦面上平展而無皺褶,地膜下面無空隙,使地膜緊貼畦面,以免滋生雜草。當大蒜出苗50%以上時進行破膜,破膜用尖鐵絲在膜上扎孔,孔口直徑掌握在1厘米左右。
五、田間管理 播種后應立即澆一次透水,等苗出齊后再澆第2水,4月初-4月底據墑情5-7天澆一次發棵水,隨水追肥2-3次,一般每畝施硫酸銨或尿素10-15公斤,采薹前3-4天停止澆水。蒜薹收獲后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促進蒜頭迅速增大,直至收獲前2-3天,停止澆水。
六病蟲害綜合防治:
(1)蟲害防治:大蒜蟲害主要有蔥蠅、種蠅、韭蛆等根部害蟲,但是近幾年來,美洲斑潛蠅、薊馬、和螨類等害蟲危害逐年加重。對于根部害蟲,可于谷雨節前后,爛母時(此時田間散發酸臭味,引誘蛆蠅產卵)結合防治根部病害,根際部位噴灑2000倍天達高效氯氟氰菊酯+5000倍96%天達惡霉靈藥液進行防治。其它害蟲發生時,可噴灑3000倍2%天達阿維藥液防治。
(2)病害防治:以往大蒜病害極少發生,但是近10多年來,由于連年重茬種植,大蒜病害逐年加重,且病害種類較多。葉枯病、莖腐病、紫斑病、灰霉病、銹病、病毒病、菌核病、軟腐病、白腐病等頻繁發生。對于病害防治要認真實行“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做好以下防治工作。
①實行輪作,堅持大蒜與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交替種植,以便減少病害發生。
②深翻曬垡,減少土壤殘留病菌群體數量;增施有機肥料、鉀肥和微肥,提高大蒜的營養水平,促苗健壯;連續噴灑“天達-2116”,提高大蒜植株的光合效率,增強植株對惡劣環境和病害的抗逆能力和大蒜自身對各種病害的免疫力,減少發病。
③適時及時用藥:注意觀察,發現有少量病株時,立即噴藥防治。菌核病、灰霉病、紫斑病、白腐病等病害可噴灑1000倍50%撲海因藥液、或1000倍50%農利靈藥液、或1000倍50%速克靈藥液進行防治;病毒病可噴灑2000倍天達裕豐藥液防治;銹病可噴灑5%粉銹寧或4000倍10%世高藥液防治;莖腐病可噴灑5000倍96%天達惡霉靈或500倍40%多菌靈藥液防治;軟腐病可噴灑600倍諾氟沙星或1000倍天達諾殺藥液防治。以上藥液應交替使用,每5-7天一次,連續噴灑2-3次。噴藥時,每間隔113-15天,可摻加1次1000倍天達-2116。以便提高防治效果和大蒜的抗病性能。
④收獲后及時晾曬,射線處理和冷藏,減少儲藏期發病和早發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