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棚室蔬菜生產中,養護根系最關鍵的是什么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澆水。說起澆水,即使是幾十年的老“把式”,很多時候也是難以把握好澆水的度。
在生產實踐中很多菜農都會深深地感覺到:澆水過后根部病害發生特別嚴重。其實土壤中的病原菌一直就存在著,并不會因為澆水就大量增加,那為什么在澆水后病害發生多呢?打個簡單的比方,人得了流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發癥。同樣道理,植株澆水后出現漚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引發的根部病害。澆水后,由于土壤中氧氣缺乏,植株根系活性減弱,尤其是澆水較多、土質較黏發生漚根時,根系抗性大為減弱,土壤中的病原菌就趁機浸染,引發病害。可以說,如果沒有澆水造成的漚根,就不會有大面積暴發的根部病害。
防治根部病害,要從合理澆水做起,重點在于避免澆水造成的漚根。澆水時,要控制好澆水量,做到水過地干,避免出現半個小時以上的積水,保證土壤中充足的氧氣供應維持根系所需。
滴灌等新灌溉方法以水滴形式慢慢浸潤土壤,單位時間內水量小,對土壤結構的破壞輕,且可以隨意控制澆水量,按說不應該出現漚根才對。可是,筆者在滴灌使用較多的地區卻發現,滴灌使用過程中問題較多。滴灌一般不會出現積水,但不代表不會出現漚根,更不代表澆水量可以隨意加大。筆者在青州市何官鎮、東夏鎮等地就碰到過滴灌用了 40~ 50 度電才澆完了1 畝棚,結果導致棚內圓茄、黃瓜等漚根嚴重,長勢弱、產量低、死棵多。
另外,增施有機肥、 改良土壤、增強土壤通透性也很重要,這可以保證即使澆水量大,也不會因土壤缺氧導致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