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食用菌的主要出菇季節,管理不善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應采取措施預防。
菇蕾難以分化 主要問題有二:第一,棚溫偏低,不適合幼蕾發育分化,可以通過提高棚溫解決。第二,藥物影響。有的菇農使用大量農藥拌料,發菌期間也噴灑農藥防止病害發生,結果使得菌袋內廢氣重,甚至抑制菌絲發生。處理方法:將料面破壞后,噴施6%石灰水溶液,每天2次,連噴2~3天,再次現蕾時即可正常管理。如果使用的藥物濃度較高,需采取石灰水浸泡菌袋的辦法予以解決。
幼菇生長速度慢 主要是棚溫過低,或者所選菌株不適合低溫期栽培。處理方法:提高棚溫。第一,安裝大棚水溫空調器,溫度可隨意調節,即使選用了中高溫型菌株,也能正常出菇;第二,安裝土暖氣,注意煙囪要通暢,并保持足量的進風,以免棚內氧氣不足;第三,在棚內頂部設黑色塑料薄膜或高密度遮陽網,卷起草苫,棚內進熱但不進光,采用這種方法雨雪天氣無法增溫。
氣生菌絲旺盛 主要原因是碳氮比失調、氮素過多。處理方法:對料面噴灑濃度為5%的石灰水,或者用石灰水浸泡菌袋,分解氮素,使之盡快達到可同化的水平,同時加強通風,使氣生菌絲盡快倒伏,紐結現蕾。以后注意調配基料營養,使之全面均衡,尤其要加入三維精素。另外,碳氮比失調還會造成厚菌皮。
不出菇 主要原因除基料營養不均衡和碳氮比例失調以外,還有菌株的溫型不符合現階段溫度等原因。此外,基料中含有不明物質,尤其是農藥,會抑制菌絲發生,導致不出菇。處理方法參考上述使用石灰水進行處理。
子實體基部有“菌毛” 有的是因為通氣不良、濕度較高,食用菌長出氣生菌絲;有的是真菌感染,前期表現為菌絲狀,溫度上升后發展為病害,如褐腐病等即為該種表現。處理方法:清理料面后噴灑“百病傻”400倍液,降低濕度,觀察1周不再發展即可轉為正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