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分蘗能力很強,并且存在跳根(即隨著韭菜分蘗有層次地逐步上移,韭菜的生根位置也不斷上升)現象,這樣持續生長往往就會導致韭菜定植三四年后,產量及質量大幅降低,菜農就必須重新種植韭菜,這樣才能保證優質高產。那么,如何能夠保證韭菜持續生長,且延續更多年呢?為此記者先后到壽光市文家街道的白韭菜種植專業村先鋒營及青韭菜種植專業村文家村進行采訪,看看他們是如何種植韭菜的。
合理確定韭畦間距
據壽光市文家街道菜農許國民告訴記者說,因為白韭菜及青韭菜在冬季時的生產過程不同,也就是白韭菜在生產時需要覆土,而青韭菜不需要覆土,所以兩種韭菜的韭畦之間的間距也就有所不同。
像青韭菜,因為在冬季生產時不需要覆土,而是只要預留出架風障的地方及行走操作的地方即可,所以韭畦之間的距離在0.8米左右即可。而白韭菜,因為在冬季時需要從韭畦的前面就近取土,并且取土量比較大,這樣除了在兩韭畦之間預留出架風障的地方之外,還需要留出便于取土的地方,所以韭畦之間的寬度要大,一般兩韭畦之間的間距在1.6米左右為好。
科學密植 延長韭菜種植年限
記者在壽光市文家街道采訪時,不少菜農向記者反映,韭菜在定植時種植過密,雖然能夠迅速取得高產,但是也很容易因為韭菜分蘗過快,導致韭菜的產量及質量在定植3年左右就迅速降低,菜農不得不重新進行育苗更新,費工費力,所以在定植時要注意合理密植。
菜農在定植韭菜時,一般按照兩米長的韭壟定植30-40棵,行距28厘米左右,即能延長韭菜更新的年限,并且有利于使韭菜生長粗壯,質量好。因為韭菜在定植后的第一年,分蘗最為迅速,這樣當年種植的韭菜,如果用于生產白韭菜,每壟也能達到5斤左右的產量,到第二年時即可達到8斤左右的產量,并且能維持3年。如果菜農按照兩米長的韭壟種植50棵左右,雖然當年在生產白韭菜時每壟可取得6斤左右的產量,但是韭菜的高產期僅能維持2年,這樣從長期來看,不利于韭菜產量及效益的提高。所以菜農在定植韭菜時,一定要注意定植密度。
定植深度要合理
研究表明,韭菜定植越深,分蘗能力越弱,跳根也緩慢,定植過淺,韭菜的分蘗能力強,跳根發生較快,很快就會導致韭菜的根系生長到地面以上,影響韭菜的種植使用年限。據壽光市文家街道菜農桑培民對記者說,一般韭菜的定植深度在5-6厘米最為適宜。
這樣的定植深度,既不影響植株的分蘗,同時又能預防植株的跳根導致種植年限過短的問題,將韭畦的更新年限延長到5年左右。
新定植的韭菜不能留韭苔
為了保證韭菜的產量,促進假莖的膨大及分蘗,所以要注意抑制植株的生殖生長,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要注意及時將韭菜新長出的韭苔及時除去,這樣保證葉片制造的營養物質集中供應韭菜假莖的膨大,為冬季的優質高產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