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選地整畦。選擇中性或微酸性稻田。水稻收割時以留樁15~20厘米為好。播種前先劃畦開溝,畦寬1.4~1.6米,溝寬20~30厘米,溝深15~20厘米。開溝時挖起來的泥土要均勻地拋在畦中間,畦面要整成弓背形,以利于排水。二是種薯處理。選擇無病蟲害、表皮光滑新鮮、單個重在20克以上的脫毒薯種。播前根據薯塊芽眼的分布及薯塊的大小,將種薯切成2~4塊。切好的薯塊在多菌靈溶液中浸3~5分鐘,撈出后攤開將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種。三是播種及施肥。一般每畦擺種4~5行,行距30~40厘米,株距20~30厘米,畝播4500~5500株。播種時把種薯稍微用力壓一下,使芽眼與土壤充分接觸。
播后在種薯上覆蓋腐熟的農家肥,在行間撒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化肥應施在離種薯6~8厘米的行間,防止化肥與種薯直接接觸造成傷苗。四是蓋草與水分管理。播種后用稻草均勻覆蓋畦面,厚度一般以8~10厘米為好。蓋草后進行清溝,將泥土均勻地壓在稻草上。在馬鈴薯生長發育期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水分。干旱時應采取小水順畦溝灌溉,使水分慢慢滲入畦內,不可用大水漫灌。多雨季節或低洼地塊應注意排水防漬。五是病蟲害防治。馬鈴薯易發生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早疫病和蚜蟲等病蟲害,應注意防治。六是適時收獲。當莖葉呈現黃色時,表明薯塊成熟,即可收獲。撥開稻草,揀起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