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包蘑菇是我國目前最大宗的出口創匯食用菌,主產區在福建、上海、湖南、廣西等省。目前正值春菇管理階段,現簡單介紹此階段的一些管理技術要點:
春菇管理 春菇約占總產量的30%.3月中旬以后,氣溫逐漸回升,待穩定在10℃以上時,可逐步調足土層水分,以滿足山菇需要。調水時,先噴PH8-9的石灰水上清液,在氣溫15℃以下時,可結合噴施追肥。約在4月份,氣溫達15-25℃,是春菇大量發生的時期,應增加噴水量。5月份的氣溫常在25℃以上,水分蒸發量大,春菇也即將結束,土層含水量可提至最高限度,每平方米菌床每天噴水量約0.5公斤,爭取時間采到最后一批菇。
春菇調水的總原則是:3月穩,4月準,5月狠。春天溫度不穩定,噴水與通風應注意躲避寒流和干熱風的襲擊,以免發生大量死菇。并時常噴石灰水,及時調節不斷下降的酸堿度。
采后處理 蘑菇常在現蕾后的5-7天采收,氣溫低時可在現蕾后8-10天采收。在湖南等南方地區,秋冬可采收2-3批,第一潮菇質量最好,產量最多。2月份休床后春天還可收4-5批菇。目前國內栽培的蘑菇品種多在13-20℃溫度范圍出菇,以16-18℃出菇整齊、質量好。蘑菇要求在子實體菌膜未破時采收,菌膜破后為開傘菇。開傘菇質次價低,且銷路不廣。采收的蘑菇去柄、分級后及時運往工廠加工或鮮銷。運輸包裝應加軟物襯墊,防止擠壓和碰傷。目前蘑菇加工主要是加工成罐頭,其次是鹽漬加工成鹽水蘑菇或切片烘干。
技術關鍵 我國的蘑菇單產低。克服辦法是:一是通過食用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選育優質高產菌株;二是引進國外優質高產菌株。目前生產上常采用Ag2796菌株,同時推廣二次發酵和泥炭土為覆土材料及施用增產濟等豐產措施。
病蟲害時蘑菇栽培中的一個國際性問題,嚴重影響蘑菇的產量與質量,必須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主要防治措施有"菇房規范化,且環境整潔;培養料碳氮比合理,推行二次發酵技術;選用純凈無雜、生活力強的高產菌株,適時播種;土粒經太陽暴曬或用800倍多菌靈處理后再覆土;處理好菇房溫、濕、氣之間矛盾;及時認真地清除菇床上的病蟲、死菇、菇腳等病(蟲)源;病蟲害嚴重的菇房或閑架要輪換或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