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吸收多種營養元素,一旦某種元素缺乏,就會通過植株的外部形態表現出相應的缺素癥狀,生產上多以此作為診斷缺素癥和采取補救措施的依據。
缺氮癥 氮是油菜生長發育需要量最多的一種元素。缺氮時,植株生長瘦弱,葉片少而小,呈黃綠色至黃色,莖下部葉片有的邊緣發紅,并逐漸擴大到葉脈;有效分枝數、角果數都大為減少,千粒重也相應減輕,產量顯著降低。補救措施:苗期缺氮,每畝用15~25千克碳銨開溝追施,或者用750~1000千克人糞尿對水澆施;后期缺氮,用1%~2%尿素溶液葉面噴施。
缺磷癥 油菜是喜磷作物,其需磷量比禾谷類作物高一倍多。缺磷時,植株矮小,生長緩慢,出葉延遲,葉面積小,葉色暗綠,缺乏光澤,邊緣出現紫紅色斑點或斑塊,葉柄和葉背面的葉脈變為紫紅色;根系發育差,角果數和千粒重顯著減少,出油率降低。另據水培試驗,若油菜真葉出現后開始缺磷,則油菜葉少、葉小,僅能抽薹,不能結實,顆粒無收;五葉期開始缺磷,產量降低,僅為磷素營養正常供應的0.44%;十葉期開始缺磷,產量明顯上升,為磷素營養正常供應的27.8%.補救措施:苗期缺磷,每畝用25~30千克過磷酸鈣開溝追施或對水澆施,越早效果越好;后期用1%過磷酸鈣浸出液葉面噴施。
缺鉀癥 鉀對油菜的生長發育、干物質積累以及產量和品質都有明顯影響。缺鉀時,植株趨向萎蔫,幼苗呈匍匐狀,葉脈間部分向上凸,使葉片彎曲呈弓狀;葉色變深,通常呈深藍綠色,葉緣或脈間失綠,最初往往呈針頭大小的斑點,最后發生斑塊壞死,嚴重缺鉀時葉片完全枯死,但不脫落。另據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觀察,油菜在極缺鉀的條件下,同正常供鉀的油菜比較,出苗后到十葉期要推遲7天左右,蕾薹期的出現推遲20天左右;極端缺鉀的植株到花期即開始死亡。補救措施:前期缺鉀,每畝用7~10千克氯化鉀或75~100千克草木灰開溝追施;后期用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
缺鎂癥 油菜缺鎂時,葉面出現黃紫色與綠紫色相間的花斑。補救措施:發現缺鎂,及時用l%~2%硫酸鎂溶液葉面噴施。
缺硫癥 油菜缺硫時,植株矮小,呈淡綠色,與缺氮癥很相似;葉緣出現較大的缺刻,并皺縮成杯狀,葉背面、葉脈和莖等部位變成紫紅色。補救措施:結合中耕,每畝撒施硫磺粉1~2千克,或石膏粉50千克。另外,適當增施硫酸銨等含硫肥料,亦有良好效果。
缺硼癥 油菜是喜硼作物,其干物質中硼的含量比小麥、水稻等禾本科作物高32.5~36倍;一般當田間如有較多植株出現缺硼癥狀時,至少減產二至三成,嚴重時幾乎無收成。其癥狀因缺硼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異,重者苗期即萎縮死亡,輕者在開花后才出現病狀。病株根系發育不良,須根不長,表皮變褐色,有的根頸膨大,皮層龜裂。葉片最初變為暗綠色,葉形變小,葉質增厚、變脆,葉端反卷,皺縮不平。其后從靠下方的中部葉片邊緣開始變成紫色,并向內部發展,繼而變成藍紫色;葉脈及其附近組織變黃,結果形成一塊塊藍紫斑。最后,部分葉緣枯死,整個葉片變黃,提早脫落。抽薹后生長點萎縮或死亡,胚莖裂開,輸導系統和受精作用受到破壞,碳水化合物滯留于葉片,開花緩慢,花序縮短,小分枝叢生,開花不結實(俗稱"花而不實")或籽粒不飽滿,成熟時角果短如蘿卜角。角果皮和莖稈表皮變為紫紅色或藍紫色,莖稈中、下部皮層出現縱向裂口,上部出現裂斑。預防及補救措施:①缺硼嚴重的土壤,整地時畝施0.5~l千克硼砂作基肥;采用育苗移栽的油菜,在移栽前畝施15~25千克硼鎂肥,效果良好。②在油菜苗期、抽薹前、初花期或發現植株缺硼時,用0.1%~0.2%硼砂溶液葉面噴施。
缺錳癥 油菜缺錳時,植株矮小,出現失綠癥狀,幼葉黃白,葉脈綠色,莖生長衰弱,黃綠色,多木質,開花及結果數減少。補救措施:發現缺錳,及時用0.1%~0.2%硫酸錳溶液葉面噴施。
缺鋅癥 油菜缺鋅時,先從葉緣開始,葉色褪淡,變為灰白色,隨后向中間發展,葉肉呈黃色斑塊。病葉葉緣不皺縮,中下部白化較重的葉片向外翻卷,葉尖披垂。預防及補救措施:苗期每畝用0.5~0.75千克硫酸鋅開溝追施;植株出現缺鋅癥狀時,用0.2%硫酸鋅溶液葉面噴施。
缺鉬癥 油菜缺鉬時,葉片凋萎或焦枯,通常呈螺旋狀扭曲,老葉變厚,植株叢生。補救措施:發現缺鉬,及時用0.01%~0.1%鉬酸銨溶液葉面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