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料的配方及基料處理
1.培養料的配方
配方I:棉籽皮100千克,尿素0.5千克,磷肥2千克,石灰2~3千克,水150~160千克。配方Ⅱ:麥秸(切成長3~5厘米)100千克,麥麩10千克,牛糞10千克,尿素2千克,石膏1.5千克,石灰2千克,料水比為1∶1.3~1.4。
2.建堆發酵
把上述主輔料稱重,將輔料溶于水中,倒入主料攪拌均勻,建成高0.8~1米、寬1米、長度不限的堆,并打上通氣孔以利于好氧發酵。當料溫升到55~60℃ 時,保持24小時后翻堆。如此進行2~4次翻堆,經過5~10天發酵結束。每次翻堆時要內外相調、上下換位,并根據基料的失水情況及時補充水分。秋季栽培時由于溫度較高,易滋生蟲害,拌料時噴入0.1%~0.2%的辛硫磷可防止害蟲產卵。發酵結束后,攤料降溫,當料溫降到28℃以下時即可播種。
3.播種時間
北方地區可利用自然溫度每年生產2次,第1批2月份投料,3~6月份出菇;第2批8月份投料,9月底出菇,12月結束。若在大棚內,除7~9月不能生產外,其它月份均可安排生產。
二、栽培與管理
雞腿菇的栽培方式有畦式直播栽培與袋式發菌栽培。袋式發菌栽培方法與平菇相同,不同之處在于雞腿菇發滿菌袋后需脫袋覆土,進行出菇管理。
畦式直播栽培方法是在菇棚內挖深20厘米、寬80~100厘米的畦,灌透水并撒上白灰進行消毒。畦間工作道40厘米,先在畦底鋪1層地膜然后上料播種。采用層播法,即3層料3層菌種,上下2層料厚度為5厘米,中間料層厚度為10厘米。先鋪第1層培養料,稍壓實后播第1層菌種,然后依次1層料1層菌種,最上面封料面的菌種用量占菌種總量的40%,下面2層菌種各占菌種總量的30%。播完種后,用消毒過的木板壓平,然后用直徑1厘米的木棒打孔,孔距15厘米,再蓋1層報紙或薄膜,將溫度計插入料內觀察料溫。接種后第4天起每天掀膜通風1次,每次1小時,以排除廢氣。培養期間料溫控制在30℃以下,經20~30天的培養,菌絲即可吃透培養料。采用畦式直播,每平方米投料量在22.5~27.5千克,菌種占干料量的20%左右為宜。
覆土材料宜用菜園土。取地表10厘米以下的菜園土打碎,經陽光暴曬,加入8%的草木灰和1%~2%的生石灰混合均勻,并噴入5%的甲醛和4%的敵敵畏,用塑料薄膜覆蓋8小時,待藥味散盡后即可入棚覆土。覆土厚度3~4厘米,將土覆平、覆勻。覆土后調節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蓋上薄膜,10~15天菌絲穿過土層,此時揭去薄膜,即可常規管理。
出菇階段要求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經常向過道、空間噴水,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子實體長出地面后,噴大水1次。
當子實體長到7分熟,即手捏菌蓋不軟,菌蓋部分光滑潔白、無磷片反卷即可采收。采菇后及時整理畦面,凹處補土。當二潮菇采收后,由于營養消耗較多,應及時補充營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