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地和建棚
選擇具有水質、大氣、土壤無污染的環境,地勢稍高,背風向陽,水源近,排水好,無地下害蟲的地塊。建簡易竹架大棚或鋼架大棚,大棚寬6~8 m,長30~40 m。
2 種前準備
2.1 品種選擇
選擇具有優質、高產、早熟、肉質厚、抗病蟲、抗旱等較強的品種,如縉云縣的盤龍種、四月花等。
2.2 深翻整地
定植前半個月應深翻30 cm以上,結合深翻,每1 h㎡施腐熟優質農家有機肥30~37.5 t,過磷酸鈣750 kg;同時做好畦,畦寬1.1~1.3 m。
2.3 種株處理。
(1)修整 將挖起的種株短縮莖下層的黑蒂掰掉,剪去肉質根上膨大的紡綞根,剪短到5~7 cm,并清除朽根;短縮莖上部的苗葉剪留6~7 cm,去掉殘葉。
(2)藥劑處理 栽前將修整好的種株放入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水溶液中浸泡10 min,撈出晾干后待植。
3 合理栽植
3.1 適時定植
為提早成活抽苗,大棚黃花菜較常規種植要早,在黃花菜地上苗葉干枯后,就應栽種,一般在9月中旬~10月中旬。
3.2 合理密植
為便于采摘、排水、利用空間,大棚黃花菜應采用做畦叢植,每畦種3行,叢距35~40 cm,1 h㎡栽30萬~37.5萬叢,每叢3株,叢內株距10~12 cm,1 h㎡用種苗90萬~112.5萬株。
3.3 適當深栽
黃花菜的根群是從短縮莖周圍生出的,它具有一年一層,自下而上,發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點,因此適當深栽利于植株成活發旺,適栽深度為10~15 cm。
4 田間管理
4.1 控制好大棚的溫度
具體措施是從定植到緩苗生長這段時間,要求棚溫較高。白天氣溫保持在15~25℃,夜間保持在8℃以上,不澆水,當中午棚內氣溫達30℃以上時進行通風降溫;從緩苗后到抽薹期,要依據棚內溫、濕度適當通風調節溫、濕度,白天氣溫控制在15~20℃,夜間不低于10℃;開花期,需要較高的溫度和較大的晝夜溫差,白天氣溫18~28 ℃,夜間12~15℃,中午前后適當延長通風時間,使棚內最高氣溫不超過35℃。
4.2 中耕培土
黃花菜根系是肉質根,需要有一個肥沃疏松的土壤環境條件,才能有利根群的生長發育,生育期間應根據生長和土壤板結情況,中耕3~4次,第一次在幼苗正出土時進行,第二、三、四次在抽薹期結合中耕進行培土。
4.3 施肥
①追肥原則:黃花菜要求施足冬肥(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補施蕾肥。
②冬肥(基肥):應在黃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長,即秋苗經霜凋萎后或種植時進行,以有機肥為主,1h㎡施欄肥30 t。
③苗肥:苗肥主要用于出苗、長葉,促進葉片早生快發;苗肥宜早不宜遲,應在黃花菜開始萌芽時追施,一般1 h㎡追施過磷酸鈣150 kg,硫酸鉀75 kg。
④薹肥:黃花菜抽薹期是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的重要時期,此期需肥較多,應在花薹開始抽出時追施,一般1 h㎡追尿素225 kg、過磷酸鈣150 kg、硫酸鉀75 kg。
⑤蕾肥:蕾肥可防止黃花菜脫肥早衰,提高成蕾率,延長采摘期,增加產量;應在開始采摘7~10 d左右追施,一般1 h㎡追施尿素75 kg。同時采摘期每隔7 d左右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加0.4%尿素,加1%~2%過磷酸鈣(經過濾)水溶液,另加15~20 mg/kg 920于下午5點后噴一次,對壯蕾和防止脫蕾有明顯效果。
4.4 適時灌水
黃花菜在抽薹期和蕾期對水分敏感,此期缺水會造成嚴重減產,表現花薹難產、有時雖能抽生、但花薹細小、參差不齊、落蕾率高、萌蕾力弱、蕾數明顯減少,因而應根據土壤情況適時灌水2~3次,避免因干旱而減產。
4.5 翻挖
黃花菜花蕾采摘完畢后,及時去薹葉,進行翻挖,挖深15~20 cm,行間深,株叢周圍淺。
5 病蟲害防治
黃花菜常見病害有銹病、葉斑病、葉枯病、黃葉病、腐稈病、莖枯病等。黃花菜的主要害蟲有紅蜘蛛、黃花蚜蟲、薊馬、小地老虎等。
6 采收
黃花菜采摘時間要求極為嚴格,過早過遲均不行,過早采摘,鮮蕾重量減輕,顏色差,過遲采摘花蕾成熟過度,出現裂嘴松苞,質量差;采收適期為花蕾剛在裂嘴前1~2 h,這時黃花菜產量高,質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