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瓜倒瓤子果的發病原因。西瓜倒瓤子果(稱凍性瓤子)癥狀是籽周圍的瓜瓤呈水漬狀,為紫紅色至黑褐色,嚴重時瓜籽四周瓜瓤變質潰爛,無法食用,失去商品價值。據調查,造成西瓜倒瓤子果發病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與砧木品種有關。根據多處地塊比較,用白南瓜籽做砧木發病少,占5%,而用瓠瓜籽做砧木的發病率較高,輕者30%,重者90%。太陽升辦事處和博洛鋪鎮用瓠瓜做砧木的面積較大,所以倒瓤子果就嚴重,而湯池鎮、沙崗子鎮用白南瓜籽做砧木的多,發病幾率就很少。
2、幼苗營養面積不足。砧木和接穗同播于1個營養缽中(10厘米×10厘米),幼苗擁擠加之夜溫過高,導致幼苗徒長,抗性下降。
3、用肥單一。以雞糞為主的農家肥,往往造成土壤堿性偏高,影響了土壤通透性。
4、移栽后遭遇“倒春寒”。2006年博洛鋪鎮西胡村胡昌來,4月8日定植5畝大棚西瓜,定植后6天,遭到了倒春寒的危害,棚溫只有2.5℃,幼苗根系不發展,葉色發黃,半月后才恢復生長。由于緩苗時間長,影響了西瓜的正常發育,倒瓤子果占總果數的85%,投資9萬元建大棚,只回收2萬元,損失慘重。
5、溫差不夠,濕度偏大。夜溫過高,不利于植株同化作用,對秧苗和果實的生長不利,由于棚內濕度偏高,炭疽病,疫病均易發生。
6、采收不及時,強光照熟瓜。瓜到成熟時主要是有機物質在轉化,而不是制造和積累,后期光照過強,瓜在強光照射下,容易引起日燒病和倒瓤子果。
7、病毒病為害。凡是倒瓤子果在苗期和膨瓜期均被病毒病感染。
二、防治措施
1、選擇無病害種子。包括砧木和接穗種子均無病害感染,不從病區引進種子,播種前要進行干熱或藥劑處理。
2、用無病土育苗。選擇遠離瓜類作物種植區的肥沃土壤做育苗土,并與“蔬菜育苗母劑”混合使用,既能殺菌又能壯苗,1袋育苗母劑500克,可混配育苗缽1500個。
3、輪作倒茬。倒茬是防病的最佳措施,與茄子、架豆、大蔥等非葫蘆科植物進行2-3年的輪作倒茬。
4、選用白南瓜籽做砧木。
5、刀具消毒。嫁接刀片用75%的酒精消毒,每嫁接1組都要消毒。另外,農事操作避免碰傷植株,防止人為傳播病毒病。
6、科學施肥;室陨镉袡C復混肥為主,每畝100公斤,雞糞要充分腐熟發酵,每棚兩車(農用三輪車即可),另加15公斤的復合肥及適量硼、鈣、鎂肥。
7、預防倒春寒。大棚西瓜定植一般在4月上旬,此時最易受倒春寒的危害,要事先備好防寒物資,寒流來臨前還可放殺菌煙劑熏蒸,既可防病又能防寒,確保棚內溫度不低于15℃。
8、濕度管理。西瓜植株地上地下均不耐濕,空氣濕度大,光照不足,瓜味淡產量低。定植時底水采用滴灌,杜絕大水漫灌,最好膜下走水,降低棚內濕度防止病害蔓延。
9、溫度管理。保持溫度在24-30℃,最低溫度不能低于15℃。西瓜在溫度高、晝夜溫差大、空氣干燥、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透水透氣性良好的砂質土壤,pH值5-7的條件下生長良好,才能獲得優質高產。
10、幼瓜曬,熟瓜蓋。瓜農的經驗是瓜小時曬,熟時蓋有一定的道理,快成熟的瓜主要是有機物質在轉化,而不是制造和積累。后期光照過強,要用葉遮蓋,防止日曬。
11、預防病毒病。病毒病是導致倒瓤子果的主要原因,苗期和坐果前期均可發生,癥狀是葉片小、皺縮,葉色黃綠相間,葉片凸凹不平,而且硬化。防治病毒病除用無病種子、輪作倒茬等措施之外,可用“綠野”農藥,該藥被植物吸收后,能有效破壞病毒結構,將有毒物質排除體外,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兩年的實踐證明,該藥是解決病毒病的首選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