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一直是采集野生榛子,而國外栽培榛子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我國榛子沒有栽培的原因是沒有適宜的優良品種。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用東北原產的平榛與引進的歐洲榛進行種間遠緣雜交,已獲得幾十個優良雜交品系。國內市場需求量很大,出口、食品加工前景看好,其栽培成本低,盛果初期以后(6年生以上)收益可達2000-3000元/畝。
雜交榛子在我國北緯32-42、年平均氣溫7.5℃-16℃、絕對低溫-33℃以上、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地區均可栽培。雜交榛子對土壤的適宜性強,PH值8.5以下各種類型土壤均可栽培。雜交榛子喜光,在海拔1000米以下,坡度15以下的任何坡向均可栽培。主要的優良品種有平頂黃、薄殼紅、達維、金鈴、玉墜。
育苗栽培修剪技術
壓條繁殖:當母樹的萌生枝、根蘗枝長到60-80厘米高時(約6月中旬-7月上旬)進行壓條。秋季落葉后,把壓條枝與母株分離。
嫁接繁殖:雜交榛子其砧木均可選用平榛。
育苗用的種子應選種仁飽滿的堅果,然后進行60-90天的層積(沙藏)處理,播種前進行催芽處理。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播前圃地施有機肥。
用優良品種作接穗。冬季落葉后或早春萌芽前均可剪取,但以春季剪取為好。露地嫁接的接穗,最好于嫁接前對其蠟封處理,然后用塑料袋包裹將口扎緊,存放在1℃-3℃條件下備用。
露地嫁接多采用枝接,以劈接和舌接為宜。接穗萌芽后要灌1次足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及時抹芽、除萌,當新梢長到30厘米左右時設支柱引縛。夏季施氮肥每畝4公斤,施后灌水,及時松土除草和防治食葉性害蟲。
榛樹栽植穴宜秋季準備完畢。定植穴直徑80厘米、深60-70厘米,每株施有機肥15公斤-20公斤于定植穴中下部,地面以下20厘米回填表土(熟土)。栽樹時,修剪根系,根頸與地面平齊,栽后灌足水,水滲下后用細碎土封穴。樹盤內最好用地膜覆蓋,秋季落葉后進行防寒,基部培土堆(高30厘米),有條件的當年入冬前用報紙包扎,外用地膜包扎兩層進行防寒。
整形修剪:叢狀樹形通常保留均勻向四周伸展的3-4個基生枝作主枝,1年生苗,應重剪苗干,僅留20厘米左右,促發基生枝。2年生苗定植應按不同方向選3-4個健壯枝作主枝,對主枝進行中度短截,約剪留苗干的1/2,其余基生枝一律從基部剪除。第三年,繼續短截已選留的主側枝的延長枝,形成開心形樹冠。內膛枝一般不修剪,注意及時除去萌蘗枝。
榛樹修剪可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兩個時期。幼樹修剪應以擴大樹冠為主,調整開張角度。對主側枝延長枝進行輕短截,剪去1/3。對過長的延長枝要中度短截,以防止下部出現"光桿"現象。內膛小枝不剪。
盛果期樹,主側枝延長枝短截其長度的1/3-1/2,促發新枝。內膛小枝除弱枝、病蟲枝、下垂枝剪除外,其余小枝仍不修剪,培養成結果母枝。為了增加花芽量,提高產量,對中庸枝、短枝不修剪,只短截主側枝延長枝。反之,為了減少結果,促進強壯枝生長,恢復樹勢,應重剪發育枝。
在主枝確定后,每年需除萌蘗枝2-3次(繁育苗木除外)。在冬季修剪時,為了防止枝條失水抽干,較大剪口需涂抹石蠟。
土肥水管理
榛樹秋季施肥以果實采收至土壤結凍前的9-10月為宜。每年施2次,第一次在5月下旬-6月上旬、7月上中旬進行。在株叢(灌叢)下均勻撒有機肥或化肥,然后淺翻人土。2-3年生樹株施糞肥15-20公斤;4-5年生株施30-40公斤。幼齡榛園每畝需純氮4公斤、純磷8公斤、純鉀8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2:2)。復合肥(含氮磷鉀三元素)全年施用量為:1年生株施100克;2年生施150克;3-4年生施300-500克;5年生以上施2000克。新定植的苗木,必須及時灌水。灌水可結合施肥進行,一般在生長前期需灌1次水。如灌水兩次,第一次于發芽前后;第二次于5月下旬-6月上旬,即幼果膨大和新梢生長的盛期。第二次灌水是保證當年產量的關鍵。要注意排水。落葉后到土壤封凍前,可再灌1次封凍水。
雜交榛子在我國北緯32-42、年平均氣溫7.5℃-16℃、絕對低溫-33℃以上、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地區均可栽培。雜交榛子對土壤的適宜性強,PH值8.5以下各種類型土壤均可栽培。雜交榛子喜光,在海拔1000米以下,坡度15以下的任何坡向均可栽培。主要的優良品種有平頂黃、薄殼紅、達維、金鈴、玉墜。
育苗栽培修剪技術
壓條繁殖:當母樹的萌生枝、根蘗枝長到60-80厘米高時(約6月中旬-7月上旬)進行壓條。秋季落葉后,把壓條枝與母株分離。
嫁接繁殖:雜交榛子其砧木均可選用平榛。
育苗用的種子應選種仁飽滿的堅果,然后進行60-90天的層積(沙藏)處理,播種前進行催芽處理。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播前圃地施有機肥。
用優良品種作接穗。冬季落葉后或早春萌芽前均可剪取,但以春季剪取為好。露地嫁接的接穗,最好于嫁接前對其蠟封處理,然后用塑料袋包裹將口扎緊,存放在1℃-3℃條件下備用。
露地嫁接多采用枝接,以劈接和舌接為宜。接穗萌芽后要灌1次足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及時抹芽、除萌,當新梢長到30厘米左右時設支柱引縛。夏季施氮肥每畝4公斤,施后灌水,及時松土除草和防治食葉性害蟲。
榛樹栽植穴宜秋季準備完畢。定植穴直徑80厘米、深60-70厘米,每株施有機肥15公斤-20公斤于定植穴中下部,地面以下20厘米回填表土(熟土)。栽樹時,修剪根系,根頸與地面平齊,栽后灌足水,水滲下后用細碎土封穴。樹盤內最好用地膜覆蓋,秋季落葉后進行防寒,基部培土堆(高30厘米),有條件的當年入冬前用報紙包扎,外用地膜包扎兩層進行防寒。
整形修剪:叢狀樹形通常保留均勻向四周伸展的3-4個基生枝作主枝,1年生苗,應重剪苗干,僅留20厘米左右,促發基生枝。2年生苗定植應按不同方向選3-4個健壯枝作主枝,對主枝進行中度短截,約剪留苗干的1/2,其余基生枝一律從基部剪除。第三年,繼續短截已選留的主側枝的延長枝,形成開心形樹冠。內膛枝一般不修剪,注意及時除去萌蘗枝。
榛樹修剪可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兩個時期。幼樹修剪應以擴大樹冠為主,調整開張角度。對主側枝延長枝進行輕短截,剪去1/3。對過長的延長枝要中度短截,以防止下部出現"光桿"現象。內膛小枝不剪。
盛果期樹,主側枝延長枝短截其長度的1/3-1/2,促發新枝。內膛小枝除弱枝、病蟲枝、下垂枝剪除外,其余小枝仍不修剪,培養成結果母枝。為了增加花芽量,提高產量,對中庸枝、短枝不修剪,只短截主側枝延長枝。反之,為了減少結果,促進強壯枝生長,恢復樹勢,應重剪發育枝。
在主枝確定后,每年需除萌蘗枝2-3次(繁育苗木除外)。在冬季修剪時,為了防止枝條失水抽干,較大剪口需涂抹石蠟。
土肥水管理
榛樹秋季施肥以果實采收至土壤結凍前的9-10月為宜。每年施2次,第一次在5月下旬-6月上旬、7月上中旬進行。在株叢(灌叢)下均勻撒有機肥或化肥,然后淺翻人土。2-3年生樹株施糞肥15-20公斤;4-5年生株施30-40公斤。幼齡榛園每畝需純氮4公斤、純磷8公斤、純鉀8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2:2)。復合肥(含氮磷鉀三元素)全年施用量為:1年生株施100克;2年生施150克;3-4年生施300-500克;5年生以上施2000克。新定植的苗木,必須及時灌水。灌水可結合施肥進行,一般在生長前期需灌1次水。如灌水兩次,第一次于發芽前后;第二次于5月下旬-6月上旬,即幼果膨大和新梢生長的盛期。第二次灌水是保證當年產量的關鍵。要注意排水。落葉后到土壤封凍前,可再灌1次封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