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栽培最早、分布最廣的果樹之一,在我國主要分布東北、華北、西北、和黃淮海地區,華南也有一定的分布。
一、 葡萄需肥特性
(一)葡萄對環境的要求 葡萄是落葉的多年生攀緣植物,喜光,在充分的光照條件下,葉片的光合效率較高、同化能力強、果實的含糖量高、口味好、產量高。
葡萄是一種席溫果樹,耐寒的能力較差。只有氣溫上升到10℃時才開始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18℃以上。其中萌芽期需要的溫度較低為10~12℃,花芽分化期要求的溫度較高、最適溫度為25~30℃,若溫度低于14℃將影響葡萄的正常開花。成熟期的適宜溫度為28~32℃,溫度低于15℃果實將不能充分成熟。對于冬季溫度較低的地區,在葡萄越冬時需注意防止凍害的發生,特別是葡萄的根系耐寒的能力較差,一般在-10℃左右時有些品種即可受凍,應注意保護。為提高葡萄的抗凍能力,生產上常用耐寒的品種或野生的山葡萄作砧木進行嫁接。
葡萄是喜干忌濕植物,一般年降雨量在600~800毫米地區最適于發展葡萄。但我國的主要葡萄產區,雨季多集中在夏秋之間,此時氣溫較高,多數果實進入漿果成熟期,容易引起裂果或其它病害,降低葡萄的產量和品質。而降雨量小,又有水澆條件、土層深厚的地區較適于葡萄的栽種,如我國的吐魯番、黃土高原地區等。
葡萄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除含鹽量較高的鹽土外,在各種土壤上都可生長,在半風化的含沙礫較多的粗骨土上也可正常生長。雖然葡萄的適應性較強,但不同品種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能力有明顯的差異;一般歐洲品種在石灰性的土壤上,生長較好,根系發達,果實含糖量高、風味好,在酸性土壤上長勢較差;而美洲種和歐美雜交種則較適應酸性土壤,在石灰性土壤上的長勢就略差。此外,山坡地由于通風透光,往往較平原地區的葡萄高產、品質也好。
(二)葡萄的營養特性
1.葡萄的根系特性 葡萄是蔓性果樹,具有生長旺盛、極性強烈,營養器官生長快速,根系也較發達。葡萄的根系因繁殖的方法不同,根系的分布有一定的差異。一般用扦插繁殖的植株,沒有主根、只有粗壯的骨干根和分生的側根及細根;在土層深厚的土壤中,葡萄的根系分布較廣,可深達2~3米,因此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葡萄的根為肉質根,可貯藏大量的營養。當土溫適宜時,地上部還沒有萌發,葡萄的根系已開始吸收養分和水分,使枝蔓的新鮮剪口出現傷流液。一般葡萄的根系一年內在春夏季和秋季各有一次生根高峰,土溫適宜時根系可周年生長而無休眠期。
2.葡萄對營養的需求特性 葡萄與其它果樹相比,對養分的需求既有共同之處,如都需要氮、磷、鉀、鈣、鎂、硼等各種營養元素,但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葡萄具有很好的早期豐產性能,一般如土壤較肥沃,在定植的第二年即可開花結果,第三年即可進入豐產期。由于葡萄為深根性植物,沒有主根,主要是大量的側根,為使葡萄較好的進入豐產期,促進葡萄形成較發達的根系是早期施肥的關鍵。調查結果表明,種植前進行深翻施肥改土,提高中深土層中養分的含量是施肥的關鍵。
研究表明:每生產100千克果實,葡萄樹約需要從土壤中吸收0.3~0.6千克的氮素、0.1~0.3千克的五氧化二磷、0.3~0.65千克的鉀素。
二、 葡萄施肥技術
多施有機肥,培肥改良土壤,改善葡萄樹生長的土壤條件,為持續高產優質打好基礎。
(一)氮肥的施用 氮是葡萄需要量較大的營養元素之一,每生產100千克葡萄漿果約吸收0.3~0.6千克左右的氮素。氮肥對葡萄樹的生長和發育均有很大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適當多施氮肥,有增加葡萄樹的枝葉數量,增強葡萄的樹勢、協調樹體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促進副梢萌發,起到多次開花結實提高產量的作用。但若施用氮肥過量,則會引起枝稍徒長,導致大量落果,引起產量降低,而且還可引起新生枝條和根系木質化程度降低,影響越冬能力。
由于養分的流失和土壤的固定,有一部分肥料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因此,生產中,一般每667米2的年氮肥施用量在12~18千克。施肥應以基肥為主,占全年施用量的40%~60%。施用時間最好是在采果后立即施入,此時根系的第二生長高峰還沒有結束,葉片尚未脫落,施入后即可有一部分肥料被根系吸收,參與代謝、制造合成大量的有機營養,增加了樹體的營養貯藏量,對恢復樹勢、促進花芽的分化有明顯的作用。追肥的施用一般在萌芽前、開花前、開花后、漿果著色初期等4個時期進行。①萌芽前追施氮肥主要是對沒有施用基肥的葡萄樹,起到促進枝葉和花穗發育、擴大葉面積的作用。②對花穗較多的葡萄樹,在開花前追施氮肥并配施一定量的磷肥和鉀肥,有增大果穗、減少落花的作用,用量為年施用量的1/5左右。③開花后,當果實如綠豆粒大小的時候,追施氮肥有促進果實發育和協調枝葉生長作用,用量根據長勢而定,長勢較旺時,用量宜少;長勢較差時,施用量應大一些。一般為年施用量的1/10~1/5。④在果實著色的初期,可適當追施少量的氮肥并配合磷鉀肥,以促進漿果的迅速增大和含糖量的提高,增加果實的色澤,改善果實的內外品質,施肥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用量約為年施用量的1/10。
(二)磷、鉀肥的施用 葡萄樹對磷的需要量較少,一般每生產100千克漿果大約需要吸收0.1~0.3千克的磷素。由于土壤的固定等因素,葡萄樹對磷肥的利用率較低,在實際施肥時的肥料用量較上述量高出較多,一般豐產葡萄園的年施用的磷肥量為每667米210~15千克五氧化二磷,相當于含磷量14%的過磷酸鈣70~110千克。磷肥在施用上主要作基肥,一般占年施用量的60%~70%,應在果實采后盡早施入,因為此時葡萄根系的第二個生長高峰尚未結束,施入的磷肥被葡萄吸收后,參與代謝、制造合成大量的有機營養,增加了樹體的營養貯藏量,既可恢復樹勢、促進花芽的分化,又可提高葡萄的抗凍能力。其余的磷肥作追肥,在開花前期和幼果開始生長期、漿果著色初期配合氮鉀肥追施,其中漿果著色初期追施的磷肥量應占年施用磷肥量的1/5,其它兩期占1/10左右。
葡萄對鉀的需要量較高,每生產100千克葡萄漿果吸收的鉀素量為0.3~0.65千克。充足的鉀素供應可提高葡萄的含糖量,促進漿果的著色。一般豐產葡萄園年施用的鉀肥量為每667米215~22千克氧化鉀,相當于含鉀量50%的硫酸鉀30~44千克。鉀肥施用以基肥為主,占年施用量的1/3左右,追施以漿果著色初期為主,占年施用量的1/3,其它兩個時期追施的量約占1/6左右,施用時注意配合氮磷肥的施用。
(三)硼肥、鋅肥等的施用 葡萄食用硼肥可提高葡萄的坐果率,改善葡萄的營養狀況,提高產量。缺硼土壤可在秋季施用基肥時,按每667米2果園0.5~1.0千克的量施用硼砂。也可在開花前噴施0.05%~0.1%的硼砂水溶液。
葡萄缺鋅時,葉片變小、新梢節間變短,果穗形成大量的無核小果,產量顯著下降。防止葡萄缺鋅的方法:用濃度為10%的硫酸鋅溶液在冬剪后隨即涂抹剪口;也可用0.2%~0.3%的硫酸鋅溶液在開花前2~3周和開花后的3~5周各噴施一次。對于已出現缺鋅癥狀的葡萄,應立即用0.2%~0.3%的硫酸鋅溶液噴施,一般需噴施2~3次,時間間隔1~2周。
在石灰性土壤上和在含有效鐵較少的其它土壤上,葡萄也易發生缺鐵性葉片黃化現象,黃化現象的發生不僅影響葡萄的長勢,還影響葡萄的產量和品質。由于硫酸亞鐵施入土壤后很快就轉化成了果樹不能吸收的形態,因此單獨施用硫酸亞鐵的效果較差,最好的方法是施用鐵的螯合物,以Fe-EDDHA的效果較好。但不易買到、且價格較高。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將硫酸亞鐵與餅肥(豆餅、花生餅、棉籽餅)和硫酸銨按1:4:1的重量比混合集中施于葡萄毛細根較多的土層中,以春季發芽前施入效果較好。也可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噴施0.3%的硫酸亞鐵與0.5%的尿素水溶液,但有效期較短,需要1~2周噴施一次。
(四)葡萄施肥方法和時間 葡萄施用基肥的時間最好在果實采摘后立即進行,如沒有及時施入,也可在葡萄的休眠期中進行,施肥以有機肥和磷鉀肥為主,根據樹勢配施一定量的氮肥(樹勢過旺的可不施氮肥、樹勢較弱的應適當多施氮肥)。基肥施用方法多采用沿葡萄樹行在一邊開溝施入,注意不可離樹過近,以免傷根過重影響葡萄的長勢。
葡萄需要氮鉀肥較多,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需及時補充,在用氮鉀肥作追肥時一般是開淺溝施入,施肥的時間為芽膨大期、開花前期、開花后果實發育有豆粒大小的時期、葡萄漿果著色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