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獼猴桃現有100多個品種,就目前的品種結構看,最早熟品種如紅陽采收時間在9月中下旬,中秋節可勉強上市,但達不到最佳品質,國慶節則是紅陽品種上市的較佳時間,之后進入市場的有華紅、赤紅、華優、海沃德、金魁等,從9月到11月可陸續上市供應。
品種結構調整,價格不是唯一的依據,應綜合各種因素。
品種搭配比例依據 一是看品種的穩產性,如紅陽畝產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而海沃德畝產在3000公斤左右;二是看品種抗病性,紅陽抗病性不如海沃德;三是看管理,有些品種管理要求較嚴,操作不當,會出現大小年,病蟲危害也嚴重;四是看耐貯性、貨架期,早熟品種大部分屬中華獼猴桃,缺點是耐貯性差、貨架期短。早熟品種一般貨架期都較短,不要看一時價格,盲目全都栽種早熟品種。筆者意見,一個地區就獼猴桃目前的品種而言,以早熟品種占5%、中熟品種占10%、晚熟品種占80%為宜,極晚熟品種只有金魁,由于果形不正,可占5%,形成紅、黃、綠肉品種搭配。
良種要有良法 不同的獼猴桃品種,生物學特性也有差異,栽培方法不可千篇一律。例如海沃德幼樹前期以長樹為主,不要掛果,到第五年掛果,產量才能提高,樹才能長大,若前期掛果多,樹形小,很難長大,產量上不去,加之其抗風性差,修剪上也要有別于其他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