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也叫包蟲病,是由細粒棘球絳蟲和多房棘球絳蟲的幼蟲——棘球蚴寄生在鹿等動物的肝臟、肺臟所引起,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
[病原]:棘球蚴有單房型和多房型兩種,單房型較常見,呈球形,最大者直徑可達15厘米。囊壁外有一較硬實的角質膜,壁內有生發層,囊內充滿無色透明的囊液,在生發層上散布著生發囊,壁內有許多原頭蚴,有些生發囊離開生發層,在囊液中游動。多房型棘球蚴,不形成大囊,而由很多小囊組成,小囊內無液體,亦無頭節。
[生活史]:成蟲的孕卵體節和蟲卵隨終宿主(犬)的糞便排到外界,污染牧場、鹿舍、飼草、土壤。蟲卵被中間宿主(鹿)吞食后,孵化出的六鉤蚴在消化道逸出,鉆入腸壁血管,隨血液循環到達肝、肺、腎等器官,逐漸發育為棘球蚴。當含有棘球蚴的臟器被終末宿主(犬)吞食后,囊內的每一個原頭蚴均可發育為一條成蟲。
[癥狀]:棘球蚴主要寄生在鹿的肝臟和肺臟。肺部嚴重感染時,病鹿呼吸困難、咳嗽。在不同部位叩診,有局限性的半濁音區。聽診病灶部肺泡音微弱或消失。如果棘球蚴破裂,則全身癥狀迅速惡化,體力極度虛弱,通常窒息死亡。肝臟嚴重感染時,腹部右側膨大,營養失調,常發生臌氣,叩診肝濁音區擴大,觸診時有疼痛感。
[診斷]:本病僅憑癥狀常常不 能確診。應采用生前以新鮮棘球蚴囊液為抗原做變態反應試驗,結合診斷性驅蟲可確診。病鹿死后根據尸體剖檢變化可作出正確診斷。剖檢時可見鹿肝、肺表面凹凸不平并可見棘球蚴。切開棘球蚴有液體流出,將液體沉淀后,可見許多原頭蚴。
[預防]:必須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嚴格執行動物衛生檢疫制度,嚴禁患病器官用來喂犬,并捕殺野犬及其他終末宿主。只要棘球囊泡不被犬吃到,本病便可逐漸地得到控制;定期驅除犬絳蟲,每季一次。
[治療]: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常用的藥物有:氫溴酸檳榔堿,按2毫克/千克體重,一次口服,具有極好的療效。在投藥前須停食18-24小時;氯硝柳胺,按0.1-0.2克/千克體重,混于飼料中飼給,安全有效;吡喹酮,按0.5-5毫克/千克體重劑量,對鹿的各種帶科絳蟲、細粒棘球絳蟲等有良好驅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