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是食肉動物,胃腸容積較小,腸道長度僅為體長的4倍~5倍,因此,只適于以動物性飼料為主的日糧,生產中如不注意科學飼養管理,容易引發酮病,應引起高度重視。
狐酮病的發生
臨床癥狀與診斷
病狐食欲下降或廢絕,鼻鏡干燥,精神沉郁,活動減少;大多病狐體溫、呼吸、心跳均基本正常;尿液呈酸性。本病的發生還表現為幼狐重于成狐,食欲旺盛的個體病情大多較重,藍狐病情重于銀黑狐、發病率高于銀黑狐等特點。
該病發病過程一般較長,往往大群發病,且很少出現突然病死現象,一個狐群發病不波及臨近狐場。根據臨床癥狀和發病特點可做出初步診斷。
與飼料及飼養管理的關系
7月~8月正是幼狐生長發育旺期,為滿足其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飼養上通常采用高脂肪、中等蛋白質和低碳水化合物類型的飼料,造成了狐代謝失調。
由于碳水化合物水平過低,使得狐體單獨依靠碳水化合物已不能滿足其對能量的需要,需要一定的脂肪和蛋白質提供能量;然而,脂肪和蛋白質在體內分解代謝,不像碳水化合物那樣完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會產生大量的丙酮酸等中間產物———酮體,酮體的產生與酮體的轉化利用失去平衡,嚴重時便可引發酮病。
在飼料配比不科學的情況下,飲水不足可誘發和加重酮病病情。
季節性
狐酮病多在7月~8月天氣較為炎熱的季節發生。狐是長毛型毛皮動物,皮膚汗腺不發達,十分怕熱。該季節天氣炎熱,狐體內水分損失較大,因而,特別容易在其他因素協同作用下促進酮體癥的發生。
夏季遮陽效果較差、通風不良的養狐場更容易發生。筆者所接觸的幾例狐酮病均發生在此季節,其他季節則較少發生。
維生素B1對酮病發生的影響
維生素B1為羧化輔酶成分之一,羧化輔酶能使組織內代謝的中間產物丙酮酸脫羧解毒,因而,在維生素B1缺乏的情況下羧化輔酶的合成就會受到影響,腦組織和血液中的丙酮酸會大量蓄積發生酮病。在狐的飼養中,喂飼未經熟制處理的淡水魚時,其體內的硫胺素酶及飼料的氧化酸敗都會大量地破壞維生素B1,導致酮體在狐體內的蓄積。
防治措施
治療
對病情嚴重的病狐,為減少脂肪分解產生更多酮體和促進酮體排除,靜脈輸入20%葡萄糖;為確保羧化輔酶的正常合成,促進酮體轉化,輸液時每日加入維生素B10.5毫克;為糾正酸堿平衡,靜脈注射碳酸氫鈉注射液;根據病情臨床表現,為防止繼發感染,可在輸液時加入抗生素類藥物。飼養上要進行飼料調整,加大飲水量。
飼料調整
發病狐群應普遍采取飼料療法。
減少動物性飼料比例,特別要減少富含脂肪的飼料比例,加大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類飼料比例和蔬菜在日糧中的配比。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白糖,有利于迅速提高狐體血糖水平,減少酮體產生。每日在飼料中加維生素B12毫克~3毫克,可提高動物體的脫羧解毒能力。經過7天~15天的調整,待狐群恢復正常后,便可恢復正常飼養。
預防
在7月~8月幼狐的生長旺期,應采用高脂肪、中等蛋白質和低碳水化合物類型飼料飼養。在處理三大營養關系時,要以蛋白質為核心,首先確定蛋白質的給量處于一年中中等水平(冬毛生長期最高),然后再在三大營養關系列表中選擇相應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水平,并在浮動范圍內,脂肪選擇上限,而碳水化合物選擇較低的水平。
萬萬不能錯把脂肪水平選擇不同時期的最高水平,造成脂肪水平過高;也不能選擇不同時期碳水化合物的最低水平,造成碳水化合物水平過低,這樣由于營養供應失調而導致狐體營養代謝失調,從而引發酮病。
狐系肉食動物,飼料中要注重蔬菜的添加,以滿足狐體對維生素的需要及促進消化道的正常蠕動;注重各種維生素添加劑的添加,滿足不同時期維生素的需要。為使狐體保持正常代謝,預防酮病的發生,日糧中應添加維生素B10.4毫克,北極狐還要加大給量。
在炎熱的季節應讓狐群自由飲水,早飼應適當提前,晚飼要適當后延,中午補飼要快,以減少飼料的氧化酸敗;以淡水魚養狐,要注意熟喂。注意養狐場的通風,在地面上經常灑水降溫,避免狐體受到直射陽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