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
蜜蜂螺原體是一種呈螺旋狀,無細胞壁的原核生物,菌體直徑0.17微米。
二、癥狀
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蹦跳、爬行,失去飛翔能力,三五只蜜蜂集聚在一起,行動緩慢,不久死亡。死蜂大多雙翅展開,吻伸出,發病嚴重時,不僅青壯年蜂死亡,而且剛出生不久幼年蜂也爬出箱外死亡,蜂群群勢下降危害更大,患病蜜蜂消化道不盡相同,有的中腸膨大呈灰白色,有的縮小呈褐色,后腸有的充滿稀黃色糞便,有的充滿混濁水狀液。
三、流行特點
1、地理分布:蜜蜂螺原體病分布較為廣泛。調查表明,轉地放蜂的蜂場,發病率高,病情嚴重,而定地飼養的蜂場,病情較輕。在浙江一帶,春季4~5月份為發病高峰期。在華北一帶,發病高峰期為6~7月份。(2)傳播途徑:用飼喂和微量注射法接種蜜蜂螺原體,均可使健康蜂患病,證明該病是通過消化道侵入蜂體引起蜜蜂死亡的。在蜂群內,被污染的飼料和蜂具是該病的傳染源。據國外報道,從植物花上也分離到蜜蜂螺原體,證明花螺原體對蜜蜂有致病性。(3)該病與其他病害的相關性:蜜蜂螺原體單獨感染蜜蜂發病的較少見,而常與其他病害如孢子蟲病、麻痹病等混合發生,病情較重,死亡率較高,蜂群群勢下降嚴重。因此,在防治時,應采取綜合措施。
四、防治方法
室內測定表明,蜜蜂螺原體對抗生素類藥物敏感,但由于該病通常與孢子蟲病、病毒病混合感染,因此只用抗生素防治效果較差,必須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1、藥物防治:春季在對蜂群進行獎勵飼喂時,加入保蜂健、抗病毒一號和磺胺類藥物預防。發病初期,再根據病原種類應用相應的藥物對癥治療。
2、加強飼養管理:經常保持蜂群內有充足的飼料貯備,越冬飼料要求優質、量足。春季注意對蜂群保溫并做到通氣良好,以防止巢內濕度過大,秋季對巢脾和蜂具進行消毒
3、選育抗病蜂種:淘汰抗病力差的蜂種,選育抗病力強的蜂群培育新蜂王,保持蜂群群勢,增強抗病力,更換陳舊巢脾和老弱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