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1.魚池未經消毒,或消毒處理不嚴,或消毒藥物失效。
2.苗種放養密度過大,水質變壞,降低了魚的抗病力。
3.苗種期間投喂的浮游生物、水蚯蚓等活餌料未經消毒處理,帶進了病原體;或者是因這些餌料的重金屬離子含量超標等,魚吃了大量這類活餌料而致病;或因飼料腐敗變質,或因投飼不勻,或是施肥不當引發魚病。
4.魚種的體質差,或在運輸過程中受傷而病原體侵入,或苗種本身帶病。
5.苗種和工具未經消毒處理,帶進了病原體。
6.水源不良,或者是病死魚的交叉重復感染。
二、預防措施
1.徹底清理魚池,嚴格清塘消毒。
2.苗種放養時,先用2%~3%食鹽溶液等藥物消毒魚體。
3.放養體質健壯、規格大的無病害苗種。
4.最好不喂來自城市污水池、排水溝里撈來的水蚤、水蚯蚓等活餌料,采用人工培養活餌料的辦法。
5.不喂變質飼料,堅持“四定”“四看”投飼原則,肥料經充分發酵腐熟后才下塘。
三、幾種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方法
1.出血性水腫病
(1)病原:據初步研究,病原體系細菌類。
(2)癥狀:病魚體表泛黃,黏液增多;咽部皮膚破損充血呈圓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翻;頭部充血;背鰭腫大,胸鰭與腹鰭基部充血,鰭條潰爛,甚至腹部自胸鰭到腹鰭縱裂,膽汁外滲;腹腔淤積大量血水或黃色凍膠狀物,胃、腸內無食,胃蒼白,腸內充滿黃色膿液,肝臟上有黃色斑塊,脾壞死,腎臟上有霉黑點。
(3)危害及流行:該病在苗種和成魚飼養期間危害最大,有時可見部分病魚在水體中不停地旋轉,不久即死亡。尤其在苗種培育過程中較為流行,死亡率高達80%。在高溫季節暴發,來勢猛、蔓延快,水溫25~30℃時出現病魚大批死亡現象。
(4)防治方法:
①密切注意水質情況,保持良好的池塘環境條件,池水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②適當降低魚苗的放養密度。
③用“戊二醛、苯扎溴銨溶液(水產用)”全池潑灑,用量100克/畝米,隔日再用一次,連用2次,進行水體消毒。內服氟爾康,每千克飼料添加2~3克,每天投喂1次,連續投喂5天。
④在投喂魚肉漿或鮮魚塊時添加1%的食鹽,然后定時、定點投喂。
2.腸炎病
(1)病原:點狀產氣單胞菌。
(2)癥狀: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輕壓腹部肛門有黃色黏液流出,病魚離群獨游。剖開魚腹,病情較輕者食道和前腸充血發炎,嚴重者全腸發炎呈淺紅色,血膿充塞腸管。
(3)危害及流行:主要危害魚種及成魚。這種病很可能是由魚類直接傳播的,因而病魚與健康魚混養,可傳播該病。由于病菌可在池塘淤泥中生存,因此感染也可能來源于淤泥,瓦氏黃顙魚攝食的浮游動物和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飼料中的魚漿肉等也可能攜帶該病菌。
(4)防治方法:
①池塘要徹底清塘消毒,魚種下池前用2%~3%的食鹽溶液洗浴消毒。
②堅持不投霉變腐敗的飼料,活性動物要用2%~3%食鹽溶液消毒。
③用0.3毫克/升“強氯精”進行水體消毒,每天1次,連續3天。投喂“克菌威”藥餌,每100千克魚用“克菌威”8~1O克加“菌克”4克拌餌料,分上下午兩次投喂,連用4~5天為一個療程。
3.水霉病
(1)病原:水霉菌。
(2)癥狀:水霉菌初寄生時,肉眼看不出異狀;當肉眼能看到時,菌絲已侵入傷口,向內、外生長,蔓延擴散,似灰白色的棉毛。病魚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爛、失去食欲、瘦弱而死;魚卵上布滿菌絲,變成白色絨球狀,霉卵也就成了死魚卵。
(3)危害及流行:嚴重危害孵化中的魚卵和魚體表有傷口的苗種和成魚。
(4)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可減少此病的發生。
②在捕撈、運輸和放養過程中,盡量避免魚體受傷,并掌握合理的放養密度。
③用水霉速克全池潑灑,每立方米水體用0.3克,連用2日;也可浸浴,每立方米水體用2~4克,浸浴30分鐘。
總之,對待黃顙魚的疾病,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采取綜合預防措施。在生產實踐中,魚病的暴發往往是以并發癥的形式出現,對并發癥的防治難度也就更大,即使已有特效藥治療,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也是難免的。提倡做好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采取綜合預防措施,才能掌握防治魚病的主動權。此外,黃顙魚是無鱗魚,對各種藥物比有鱗魚更為敏感,用藥濃度一定要謹慎把握,使用量必須低于常規用量,且在用藥后須有專人觀察魚情,3小時后即向魚池大量沖水,以防造成慢性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