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骨魚養殖池塘由于開春后改底較少,再加上5月份雨水較多,天氣反復變化,容易出現泛底的情況。泛底導致水質混濁,水偏瘦,池塘溶氧低,氨氮亞鹽居高不下,混濁水為細菌和病毒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條件,導致急性出血病頻發。一旦發病,養殖戶多盲目選擇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從最近走訪的結果來看,客戶普遍反映一般的藥物治療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那么,黃顙魚出血病到底該怎樣治療?針對這一問題,結合南海本地的實際情況,海大集團南海服務團隊結合集團研究中心一起對出血病做了全面的研究。
一、出血病癥狀
1、外部癥狀
發病初期無明顯臨床表現,隨著病情發展,魚吃食減慢,嚴重時甚至不吃食。離群在池塘邊游走或打轉,有些懸垂于表層水體,只露出頭(當地稱“上吊病”),該病感染快,死亡率也很高。病魚體表發黃,粘液增多,頭部出血,眼球突出,胸鰭與腹鰭基部充血,下顎發紅,部分魚軀體有點狀出血,如圖1、圖2。
圖1 頭部出血
圖2 病魚外觀
2、內部癥狀
解剖觀察可見,腹部或胃積水,胃內沒有食物或很少食物,胃表層血管嚴重充血。肝臟點狀出血;脾臟點狀出血,腸內也無食物,如圖3。
圖3 病魚解剖圖
二、出血病流行情況
發病時間:黃顙魚出血病主要發生在每年4-5月的梅雨期和8-10月的高溫期,其中5-6月和8-9月為高發期。
危害群體:魚苗期主要是出血性水腫,規格3-5cm的魚種容易患病,致死率很高;成魚患病規格在0.1斤以上。
發病率: 一般發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30%-60%。
發病水溫、pH:水溫在25℃以上,pH6.5-8。
三、出血病致病菌
經革蘭氏染色,鏡檢下可看到細菌呈短桿形態(如圖4),鑒定為陰性短桿菌。
圖4 致病菌染色圖
四、發病原因
在苗種期或成魚期,養殖戶習慣換水,換水對黃顙魚會產生應激,加上水體消毒不及時或不徹底而引起魚體感染。
池塘水質條件差,氨氮亞鹽偏高,魚體在抵抗力弱時對氨氮和亞鹽的敏感度很高。
5-6月雨水多,7-8月白撞雨多,雨水對魚體應激大。
養殖后期投喂量加大,池塘糞便和有機質積聚過多,加上高溫季節細菌繁殖快,魚體容易被感染。
投喂飼料營養單一,抵抗力下降。
五、藥敏實驗結果
經藥敏實驗發現,出血病致病菌對沙星類、頭孢類和氟苯尼考等藥物敏感,對西林類藥物不敏感。
六、防治措施
1、預防措施
(1)定期使用芽孢桿菌、光合菌及乳桿菌等菌制劑對魚塘進行調水,保持正常水位,防止水質老化及水溫突變引起的應激;
(2)使用的漁具要及時用碘制劑、氯制劑等進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3)經常對水體底部消毒,防止病原體蔓延。
(4)定期使用乳酸菌、多維等內服保健,增強魚的體質。
2、治療措施
第一步:降低氨氮亞鹽對其危害,減少應激
首先全塘使用解毒類的產品降低氨氮亞鹽的毒性,接著使用增氧劑和分解類的菌制劑分解池塘中的糞便和底部有機質,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產生和繁殖。對于氨氮、亞鹽過高的池塘,使用化學類改底產品,建議適當增加用量。
第二步:內服減少魚體病原菌數量,增強免疫力
出血病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并且從魚的表觀癥狀和解剖結果來看,細菌已經感染到了魚的體內,造成部分器官敗壞,所以需要先將魚體內的有毒細菌殺死,增強魚的免疫能力,防止疾病的傳播。內服沙星、頭孢或氟苯尼考類產品,殺死魚體內的有害菌。另,由于抗生素類的產品對魚體有一定的損傷,所以建議配合多維類的內服產品,提高魚體的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
第三步:池塘水體和底部殺菌,減少病原菌數量
內服殺菌后,先對池底進行消毒,然后對水體進行消毒,這樣即可有效控制和治療細菌性出血病。
總之,在疾病高發期的季節,要加強預防措施,勤巡塘,早發現,早治療。